四川在线 王成栋 寇敏芳 邵明亮
“上菜吧。”7月15日17时,核对稿件后,省水文局总工程师谢学成在本年度第十一期《水情简报》上签了字。这期简报发布的主要内容,是“青衣江形成了今年汛期的第一号洪水”。
把发布预警比喻成“菜”,不是谢学成一个人。从事灾害预警的技术人员们说,汛期的灾害预警过程,就像是“做饭”——选材料、烹制,还要挑好“上桌”的时机。
那么,这道“菜”对选择“食材”有啥要求?又该怎么“烹调”、上桌?
有暴雨预警就会有灾害发生吗?
洪灾还要看“未来”,地灾还要看“过去”
“发言顺序按惯例来。”7月14日16时,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凌先得刚在会商室坐下,省气象局就通报:暴雨预警由蓝色升级为黄色。
天气信息,是预警的前提和基础。
数据会说话。仅上世纪80年代,特大暴雨就触发四川4次大范围的区域性滑坡和崩塌。至于四川江河的洪水、内涝、山洪,则与强降雨的关联度接近100%。
气象的基础作用不止于此。中科院院士崔鹏说,是否有强降雨只能判断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而“有多大”,还要看降雨强度和范围。
统计显示,降雨强度越大、范围越广,形成的江河洪水规模就越大,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烈度就越高。崔鹏解释,强度越大和范围越广的强降雨,对山体的浸泡程度越深,形成的地表径流就越多。所以,天气信息越精准,灾害预警也就越精确。
就像不同的菜对应不同的食材,不同类型的灾害预警对天气信息的需求不尽相同。
洪水领域,主要看“未来”。“既有的流量和土壤饱和度是可以随时监测的。只要掌握新增降雨量,就可以算出洪水的规模。”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防汛抗旱督察专员朱锡松说,洪涝灾害发生准备时间与强降雨时间高度重合,俗称“雨洪同频”。
地质灾害,则还要看近期的“过去”。
“地灾的发生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参考的数据就要更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李长安以滑坡灾害举例:近期经历过强降雨的山体,土壤饱和度较高。此时再来一场小雨,就可能诱发坡面失稳,进而发生灾害。因此,目前四川的地质灾害预报,都要参考过去48小时降雨量和未来24小时降雨量。
预报如何更精准?
显性+隐性预报结合并逐级精细,避免各地预警“一刀切”
7月14日的会商会上,省水利厅总工程师梁军提到,预报单元要“再小一点”。
梁军解释,强降雨对不同地形地貌产生的影响完全不同。例如,同样是遭遇24小时雨量为100毫米的强降雨,成都平原产生地质灾害的风险极低;但在凉山,则可能引发一场泥石流。
四川省总面积48.6万平方公里,地域广阔且地形复杂,如何实现预报更精准?
思路是,显性+隐性预报结合,并逐级精细。
显性预报法,是一种综合考虑地质环境变化与降水参数等迭加因素而建立的预警判据模型方法。前提是,要对不同地区的成灾因子、成灾标准有充足的搜集和分析,进而梳理出其成灾规律。
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预警预报室主任屈伯强介绍,四川已开展地灾与气象风险研究10余年,初步掌握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地灾形成条件的基础数据。在将全省按照5公里乘以5公里的标准划分成若干个网格后,四川构建了以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坡度等因素作为背景值的预警模型。
洪水预警不遑多让。谢学成介绍,上世纪50年代起,四川陆续在各江河设置各类水文站监测点数千个,初步摸清了各江河、山洪沟的成灾标准。最终,构建了包含各流域集水面积大小、降雨强度、既有江河底水等为背景的预警模型。
隐性预报法的思路,是依托历史成灾规律与标准,仅考虑降水参数建立模型,推算出区域内的成灾风险和烈度。简单来说,就是把降雨数量和风险登记等级一一对应,比如50毫米降水为黄色预警,100毫米则为橙色预警。
目前,四川省级预警主要采用显性预报法,市州则以隐性预报法为主。
“省上掌握的资料全、技术手段丰富,面上预判得精准;市州掌握的小单元气象资料多,能实现预警再细化。”达州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市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主任刘仕甸说,在省级预警发布后,市州会通过隐性预报法进一步修正,把预报精准度精确到乡镇一级。
刘仕甸说,根据四川防汛等灾害应急预案,在一定级别的灾害预警状态下,该区域将面临一定的社会管制。譬如,对游客劝返、交通限行等。但四川大部分县(市、区)同时存在平坝、山区和丘陵,不可能“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