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石小宏
“请大家提前准备好健康码,方便医护人员登记。”旁边的小喇叭不停地播出检测指南,市民整整齐齐地地排着队,医护人员有序地开展着检测工作,平均每个人10分钟内就能完成核酸检测,这是发生在绵阳涪城路小学核酸检测点的一幕。
自7月24日绵阳发现新冠疫情以来,泸州、成都相继出现疫情,各地积极响应,紧急启动大规模核酸检测,这其中,少不了四川省核酸检测信息系统的身影。为了揭开四川省疫情防控背后这无名英雄的神秘面纱,记者走访了大规模核酸采样现场和四川省核酸检测系统开发单位——四川省大数据技术服务中心。
30秒内完成个人信息采集
据了解,从7月27日上午8时许,绵阳涪城区、经开区24个临时检测点位,已开始第二轮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在检测过程中,核酸检测信息系统被大面积投入使用。
在绵阳市涪城路小学检测点,记者看到,在收集市民信息过程中,医护人员通过扫描市民健康码,30秒内就可完成信息采集。在检测过程中,2个人为一组,一人用系统扫描市民提前准备的手机健康码,另一名医护人员采集核酸样本。“通过扫描市民健康码,大大加快了登记进度,不仅节约了市民排队等候时间,使市民在外暴露时间减少,降低传染风险,也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这就是四川省核酸检测系统,它完成了数据从群众到检测机构再到群众的闭环,实现了‘群众少跑路,数据多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