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洪瑜
8月13日,记者从四川省水利厅获悉,8月6日至8月9日,我省盆地东北部、中部、南部、攀西地区遭遇强降雨,其中达州、南充局部降特大暴雨。省防指加强会商调度,连续发布山洪灾害风险预警 3 期,各地启动Ⅳ级及以上响应 12 次,发布临灾预警 1 万余次,紧急转移避险 10.8 万人。其中,达州市渠县、南充市营山县在遭遇超标准降雨时,实施全域群测群防,所有乡镇、村组和山洪灾害危险区责任人全员上岗到位,全面监测预警,全力巡查排险。
典型案例:达州市渠县“8·8”山洪灾害
8月7日至9日,渠县全县5站累计降雨超过400毫米,其中青神乡站577.5毫米,土溪(水口)站522.2毫米,渠县站(国家气象观测站)8日降雨量 334 毫米,为建站以来最大日降雨。强降雨致流江河、桂溪河、涌兴河、桃花溪、李馥河等多条河流水位上涨3至5米,全县31个乡镇、120 个行政村4.5万余人受灾,其中18个乡镇房屋进水、10个场镇内涝严重,数十间房屋倒塌,公路、桥梁损毁,多处水利工程受损,紧急避险转移 2.4万余人,无人员伤亡。
(一)防范应对情况
渠县防指 8 月 7 日 22 时发布山洪灾害黄色预警,针对预报的强降雨,要求所有乡镇、村组和山洪灾害危险区责任人立即上岗到位,密切关注降雨、水位情况,加强巡查和监测预警。
三板镇于 8 日 0 时开始降雨,县、镇防指根据气象预报和预警情况,要求责任人加强监测巡查,通知危险区群众做好转移准备;0 时30 分,暴雨如注,三板社区山洪灾害危险区简易雨量报警器发出预警,监测巡查责任人立即向社区和三板镇报告,镇政府按照防御预案果断下达转移指令,镇村干部、各类责任人和网格员通过手摇报警器、铜锣等进行预警,组织群众按预定路线有序转移;1 时 30 分,1208 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强降雨致何家沟水位快速上涨,4 时 20 分场镇淹没水位最高达 5 米左右,由于转移及时,无人员伤亡。
(二)主要做法
渠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防指防汛减灾工作安排部署,全县上下精锐出战、枕戈待旦、全力应对。
一是落实责任。渠县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压紧压实属地党委政府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防灾人员直接责任。降雨过程中,认真落实“县包镇、镇包村、村包组、干部包户”责任制,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全力防灾减灾。
二是会商调度。按照省、市安排部署,结合气象、水务预报警示,渠县分别于 8 月 5 日、7 日、8 日对强降雨防范工作进行会商研判部署,县纪委和两办督查室开展防汛专项督查。降雨过程中,县防指加强与市级部门、乡镇信息沟通,“一小时一研判、一小时一调度、一小时一预警”,及时启动防汛Ⅱ级、Ⅰ级应急响应,指导科学抢险避险。
三是全员动员。根据预报预警信息和险情灾情发展变化情况,严格落实“三个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坚持群测群防与重点盯防相结合,高风险区域安排有经验人员全天候值守,所有村组落实专人监测巡查,在灾害来临前果断采取措施,提前转移疏散人员,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确保不落一户一人。
南充市营山县“8·7”山洪灾害
8月7日至8日,营山县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地方降特大暴雨,全县 38 个气象监测站 34 站降雨超 50 毫米,其中明德乡爱国社区降 557.6 毫米、悦中乡龙潭村降 532.6 毫米。强降雨致全县 14 个乡镇(街道)近 2 万人受灾,上百间房屋损毁,160余处水利工程受损,紧急避险转移近 4700 人,无人员因灾伤亡失踪。
(一)防范应对情况
8 月 7 日 16 时 30 分,全省防汛减灾工作调度会后,营山县立即会商,县防指和水务局向全县各类防汛责任人发布预警信息2500 人次,派出消防、电力、通讯等应急救援前置队伍驻扎乡镇,全力做好应急救援准备,配合当地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提前布置挖掘机、装载机、救生衣、全方位探照灯等抢险救援物资。
明德乡是此次降雨的中心,三面环山,场镇位于山洪沟出口。21时,明德乡开始降大雨。21 时 30 分,监测巡查人员报告场镇旁河道水位急速上涨,河水十多分钟从正常水位上涨至堤顶,逼近场镇。乡党委政府根据预警信息,果断下达转移指令,乡村干部、危险区责任人两人一组利用配发的手摇报警器、铜锣、口哨、喊话器等逐户敲门通知场镇群众紧急转移,不到 1 小时将全部 1802名群众安全转移。23 时许,明德河水位累计上涨 8 米,场镇街道淹没超过 2 米。由于转移及时,实现成功避险。
(二)主要做法
营山县认真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使命担当,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全力防灾减灾。
一是全覆盖监测巡查。8 月 7 日,县委县政府召集目标办、应急、水务、住建等部门进行会商,县水务局通过山洪灾害预警平台、微信群等向全县各类防汛责任人发布预警信息。全县派出 8 个督导组对 29 个乡镇(街道)应急备战情况进行全覆盖督导。要求所有乡镇、村组有关防汛责任人立即上岗到位,开展巡查。
二是通力协作配合。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县防指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盯紧重点部位、重点单位、重点企业,采取多种措施严密防范强降雨天气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和城镇内涝等灾害。降雨过程中,各乡村干部冲在一线,网格员、危险区责任人主动参与,挨家挨户宣传动员群众提前转移、预防避让。
三是全力抢险救灾。启动Ⅲ级防汛应急响应,调集机械对中断道路进行抢通,县武警、市消防支队等增援力量及时协助转移受威胁群众、开展应急排危抢险、发放救灾物资、安抚群众。全县出动专兼职应急抢险救援队伍 60 余支,出动应急救援人员 2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