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刘佳
9月27日上午举行的四川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情况的报告。受省政府委托,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备在作报告时表示,一年多来,川渝党政交流愈加密切、推进机制不断完善、政策协同持续强化、社会共识广泛凝聚,多项工作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增长极和动力源特征初步显现。2020年,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超6.6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较2019年提高0.2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四川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12.1%,两年平均增长6.2%。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速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交通强国试点获批建设。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运,成渝客专完成提质改造、全程最快用时缩短至62分钟,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成达万高铁开工建设,成渝中线高铁可研报告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渝西高铁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南充至潼南、内江至大足、泸州至永川、开江至梁平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川渝省际高速公路通道达13条、在建6条。涪江双江航电枢纽开工建设,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建设有序推进。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成渝地区获批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成电子信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行业节点,推动战略性支柱产业嵌入式、集群化发展,两地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全域配套率提升至80%以上。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建设,推进5G和光纤宽带“双千兆”网络发展,已建成5G基站超10万个。授牌首批20家川渝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川渝中小企业服务一体化云平台上线。合力推进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隆昌粮食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三台生猪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协同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申建工作稳步推进。加快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共同培育“成渝地·巴蜀情”区域文化旅游品牌,成立巴蜀文化旅游推广联盟,开发“安岳—大足”中国唐宋石刻艺术精品之旅等一程多站跨省市旅游线路70余条。
协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天府实验室揭牌运行,四川省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启动建设。深入实施川渝科技创新合作发展计划,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双城经济圈科创母基金,成立成渝地区技术转移联盟,组建川渝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双方共享科技专家26000余人。推动川渝高校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围绕人工智能、大健康等联合实施重点技术研发项目15个。举行四川省重庆市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21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西部(重庆)科学城、西部(成都)科学城、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中国(绵阳)科技城集中开工4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054.5亿元。
国土空间布局不断优化。推动成都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加快建设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西部(成都)科学城,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打造现代化成都都市圈。建设绵阳科技城新区,规划建设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促进成渝中部地区协同发展。建设南充临江新区,规划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城宣万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川渝高竹新区,提升南充、达州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能级,推动广安融入重庆都市圈,促进川东北渝东北地区一体化发展。建设宜宾三江新区,规划建设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内荣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宜宾、泸州区域中心城市沿江协同发展,加快内江自贡同城化发展,促进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推动两地协同开展环境立法,加快制定《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建立全国首个跨省市联合河长制办公室,对长江、嘉陵江等跨界河流及重要支流进行联合暗访,开展川渝跨界河流污水偷排直排乱排专项整治行动、跨界河流“清四乱”专项行动,推动跨界流域问题立行立改。深入推进大气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开展5轮次蓝天保卫战联动帮扶,共享空气质量监测数据1430余万条,持续协同开展工业污染源整治,加强移动源排放监管和城乡大气环境管理。共同开展火电、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工业炉窑行业深度治理,协调统一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标准。在全国率先建立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制度,打通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绿色通道”。
改革开放持续拓展深化。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等率先在省内自贸试验区平台试行推广。逐步统一两地中欧班列运行标准,2021年1—8月中欧班列(成渝)开行3595列。联合制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若干重大改革举措,共同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改革示范等重大改革,研究建立跨区域合作财政协同投入机制和财税利益分享机制,共同设立300亿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共建“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和“一带一路”对外交往中心,在全国建立首个跨行政区域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处理协作机制。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成效显现。联合发布两批次210项川渝政务服务通办事项清单,推动跨省通办事项线上“全网通办”或线下“异地可办”,截至8月底累计实现通办事项达171项。共同制定便捷生活行动方案,实施户口迁移、就业社保、医疗卫生、交通通信等16项便民举措。截至8月底,川渝所有市区(县)实现户口迁移迁入地“一站式”办理,累计办理业务5.3万笔。实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APP零跑路办理或就近异地一次性办理,累计办理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互认4.1万人次。建立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推动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开通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3416家、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医药机构2.48万家,两省市医保参保人员住院、门诊就医购药跨省直接结算分别达9.8万人次、52.4万人次。办理公积金跨区域转移接续和互认互贷1.49万件,涉及资金9.54亿元。日均开行成渝城际动车78.5对、日均发送8.3万人,开行川渝省际公交8条,实现重庆中心城区和成都主城公共交通“一卡通”“一码通乘”。推动通信资费一体化,实现川渝两地亲情号互设、异地补卡等服务,办理相关业务60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