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梁大熊猫走廊带,栽种的竹子黄土梁大熊猫走廊带,栽种的竹子

  专家认为,如此长期下去,可能一些很小的种群内部会近亲繁殖,或者更容易因为一次自然灾害、一次疾病而永远消失掉。最直接、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建立一个大熊猫的走廊带,让这些“孤岛”上的熊猫可以进行交流。

  2016年12月,《四川大熊猫走廊带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制定出台,结合社会条件、自然条件、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因素,规划确定了13条大熊猫走廊带,分布在岷山山系北区、岷山山系南区、邛崃山山系区和相岭—凉山山系区。

  茫茫林海,如何确定这些“鹊桥”的位置?杨志松说,首先,研究人员要根据长期野外监测数据,评估大熊猫栖息地质量,确定栖息地斑块。然后,分析干扰动物穿越的因子,比如拖乌山,就要分析国道108线,天然林采伐、放牧、挖药等人类活动。最后,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确定走廊带的位置。

  为了给拖乌山走廊带的建设提供有效数据支撑和建议,研究人员布设了102台红外相机进行长期监测。结果表明,放牧是最严重的人为干扰因素,占比达89。7%。其中,黄牛和羊的干扰来自石棉县;耗牛和马的干扰主要来自冕宁县;干扰集中在走廊带的西北部,7月和11月最严重。这些监测结果为走廊带建设和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