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文莎
4月24日,记者从四川省自然资源厅获悉,近日自然资源厅与省气象局在成都签署《关于深化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工作的合作协议》,共同提升地灾气象风险预警精准化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
降雨是引发灾害的重要诱因,近年来,四川气候异常频次、强度均在增强,对防灾减灾工作产生深刻而复杂的影响。
过去20年,四川在地灾气象预警方面不断探索总结优化,通过搭建省级气象信息实时共享平台,实现了地灾气象风险动态预警和预警到隐患点、责任人,推动完善地灾气象风险预警模型和预警平台,升级并启用四川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互联系统(3.0版),初步构建了省预警到县、市预警到乡、县预警到村到点的分级预警新模式。
2021年,四川经历了16轮强降雨、地灾频发的严峻考验,各地通过对地灾风险预警信息的迅速响应,实现地灾成功避险78起,避免1837人因灾伤亡,极大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提升气象精准预报能力和地灾风险预警水平和时效,自然资源厅、省气象局将在共同推进地灾易发区和隐患点附近雨量观测站网建设方面,深化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地灾气象风险预警和趋势预测,优化预警信息发布,完善预警响应反馈机制,开展技术合作及科研攻关,做好技术交流和宣传培训,完善省市县三级地灾气象风险分级预警工作机制,开展预警总结评估和结果校验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省气象局有关负责人还透露,今年拟在我省16个地灾易发县新建气象观测雷达,优化气象观测网络布设,加快推进气象防灾减灾“防风险、补短板”,着力提升我省地灾气象风险预警的精准度和时效性。
记者了解到,气象观测雷达的工作就是“追云逐雨”,给大气中的风场和云层做CT扫描,实现精细化气象探测,可以说是“防灾减灾侦察兵”。相较于普通的雨量观测站,气象观测雷达的数据是连续性的,准确度更高,探测范围更大,短临预报能力更强,能为防灾减灾、人工影响天气和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气象保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