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茂公路是全国在建公路中地质条件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危险性最高的公路之一。”2012年7月,时任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在调研时曾这样评价。

  12月27日,绵茂公路正式通车。

  这条“秘密”蛰伏13年的公路正式展示在世人眼前。它的建成,打通了四川德阳与阿坝州的交通阻隔,结束了四川最后两个市(州)“相邻而不相通”的历史,是德、阿两地重要的经济通道,也是全省重要的旅游通道。

  这条穿梭于高山峻岭间的“天路”是一条生命通道,改变了德阳清平镇一遇地灾就成为“孤岛”的现状。

  一条路,56公里长,修建13年——有人将其列为中国十大最难修的公路。它,到底难在何处?

▲绵茂公路▲绵茂公路

  —— 1——

  “风险几率是500%”

  22公里路段200多个地灾点

  “绵茂公路”起于绵竹市汉旺镇,与茂北公路相接,将茂县、阿坝与成都平原相连,这是一条在56公里内,从海拔500多米山地直入1500多米高原的二级公路。全线共有桥梁51座、隧道20座,桥隧高达73.96%。

  除了海拔的提升,这还是一条穿越地震断裂带的路,一条让德阳绵竹、阿坝州茂县人民盼了十多年的路。

▲绵茂公路路面▲绵茂公路路面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四川阿坝州茂县通往外界的道路被山体滑坡掩埋,交通、水电、通讯全部中断,在长达近46小时的时间里,它与世隔绝,成为一座“孤岛”。与此同时,与茂县直线距离仅51.48公里的绵竹市也遭受同样的灾难,两地成为地震中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在地灾中多一条通往外界的路,成为两地人民的期盼。震后,绵茂公路作为重要的“生命通道”,被写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援建。

  为设计出一条安全、畅通的生命通道,2008年11月2日,7名设计人员、1名地勘人员和36名当地向导,向山里进发踏勘。设计成型后,绵茂公路于2009年9月开工建设。

  但谁都没想到,从正式动工开始,这条几十公里的路竟然修了13年之久。

  有人将其列为中国十大最难修的公路。

▲已经建成的绵茂公路小木岭大桥▲已经建成的绵茂公路小木岭大桥

  为何这么难?绵茂公路勘察设计负责人、苏交科集团交通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张大琦就曾表示,“这是一条边设计、边施工、边垮塌的山区公路。”它在山谷穿行,穿越四条地震断裂带——主线穿越龙门山中央、前山、后山断裂带及九顶山断裂带。

  此外,因为“5·12”汶川地震后山体破碎松散,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这条路几乎囊括所有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一位西南交通大学的地质专家在进行地质环境评估后也直接表示,“如果你们需要一个盖章的地质报告,我们能给的唯一结论就是这条路不具备施工条件,风险几率是500%。”如果非要修,他能做的就是将沿线的地质灾害点位标注出来,帮助做好防范。

  随后大家看到,专家在一段22.08公里的路上密密麻麻标注出200多处地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