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魏冯 文/图

  当前留在农村的很多是老人和小孩,健全对这两类群体的服务体系方面,四川有哪些具体举措?

  “全省有980万农村老年人和680万农村未成年人,‘一老一小’ 涉及每个家庭,是全社会普遍关切的民生问题。”3月15日,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城乡融合”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 全面推进乡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新闻发布会,四川省民政厅副厅长蒋丽英介绍了针对农村“一老一小”的服务体系建设。

  @980万农村老年人

  蒋丽英介绍,当前在“一老”方面一是“建网络,优布局”,搭建农村养老服务三级网络。在县级层面,全省每个县至少建有一所失能特困人员养护院;在乡镇层面,推动农村敬老院的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在村社区层面,大力发展互助养老服务,推动日间照料设施、老年助餐点等蓬勃发展。

  二是“厘机制、提质效”,普遍建立由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直管、乡镇协作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管理机制。乡镇敬老院县级直管、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运营等改革创新正在有序推进。

  三是“精施策、强监管”,在县级层面全面建立了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巡访制度,30余万名农村留守老年人全部纳入台账管理。从2020年起,把农村养老服务工作纳入省政府目标绩效考核和乡村振兴战略考核的重要内容。

  蒋丽英表示,下一步,在“一老”方面将持续重点做好三件事。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实施省委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改造升级2000张农村公办养老机构床位。绘制养老机构布局“一张图”,撤并关停一批“小远偏散”乡镇敬老院,在中心镇规划建设一批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在一般建制镇改造升级一批农村敬老院。二是实施“爱。惠。家”孤寡老人服务行动。建立孤寡老人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机制,开展关爱孤寡老人“爱心敲门”居家上门服务活动,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三是开展失能老人照护行动。加强县级失能老人照护机构建设,建设医养结合示范中心,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应护尽护”,创建一批集风险测评、早期干预、照护服务、家庭支持等为一体的老年认知障碍友好型示范社区。

  @680万农村未成年人

  在“一小”方面,四川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提升工作力度。一是升级协调机制,成立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市县两级参照建立本级协调机制,建强组织领导体系;二是升级保护阵地,在全国率先出台《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阵地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规范市县乡村四级阵地的建设内容及服务标准,全省普遍建立省、市、县三级未保中心,乡镇(街道)未保站、村(社区)未保点覆盖更加全面;三是升级关爱服务,实施“百镇千村·助爱牵手”“快乐同行”“合力监护、相伴成长”等行动,为9.59万名无人监护儿童或父母无力监护的农村留守儿童落实了监护责任人。

  在“一小”方面,四川将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开展儿童监护风险等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实施分级管理,精准发现、及时干预、妥善处置监护风险等级高的留守儿童,确保不发生触及社会道德底线的极端恶性事件。二是开展特殊困难儿童结对帮扶关爱,按照脱贫攻坚精准帮扶模式,依托“五社联动”机制,建立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儿童“一对一”帮扶机制,及时发现个性化需求,并帮助链接资源、解决问题。三是开展“明眸皓齿·正心立身”健康工程试点,对留守儿童近视、龋齿、心理不健康、扁平足、脊柱侧弯等疾病的预防、筛查、治疗等进行减免。四是开展“五社联动”助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试点,系统梳理留守儿童需求清单、服务清单,引导支持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等提供精准关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