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荣昌

  “自2020年起,全省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4月6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全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新闻发布会上,应急厅副厅长王峰公布了两项数据:2022年全省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比2019年分别下降36.7%和38%。

  数据“持续向好”的背后,是一项为期三年的专项整治。2020年4月,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安排部署,四川省正式启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简称“三年行动”)。“三年行动”已于去年12月底“收官”,3年来,四川探索出哪些举措?取得哪些成绩?

  主动加压

  新增3个专项整治行业领域

  “这款设备快过质保期了,要及时检修与更新。”“特种设备一定要由持证人员操作。”这是去年底记者跟随省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督导组在宜宾市一企业检查时的场景。

  “为何会检查特种设备?这并不在国务院安委会安排部署的专项整治清单目录中。”记者很疑惑。

  “四川制定的方案,相比国务院的要求新增了工贸行业、特种设备、农村安全3个专项。”王峰分析,从成果来看,通过主动加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进一步织牢织密,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得到完善,一批突出重大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整治。

  “主动加压”伴随着工作量同步增加。据统计,“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共派出检查组40万余个,检查单位214万余家,排查整治隐患241万余项,累计整改率94.5%,责令停产整顿8741家,暂扣吊销证照企业806家,关闭取缔649家,约谈警示33122家,联合惩戒1283家。“这其中,新增三项至少占比15%以上。”应急厅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四川还以“三年行动”为契机,围绕机制体制和行业标准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

  省级层面,我省修订《四川省安全生产约谈实施办法》《四川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制度,印发《四川省省级部门及中央驻川有关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分工》等系列文件。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全国唯一一部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四川省公共消防设施条例》。行业领域,住建部门修订《四川省物业管理条例》,其中26项规定和做法均为国内首创。

  创新探索

  清单制管理,“定制化”专项整治

  在成都市,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智慧蓉城运行管理平台等重点项目已成为城市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和管理的重要手段。

  这是四川“三年行动”的一个亮点。3年来,清单制、定制化、信息化等探索出的经验不断在安全生产中发挥作用。

  应急厅保障中心副主任苏玲以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为例分析,通过分层分级、到岗到人,逐步厘清安全生产各方责任,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

  “三年行动”期间,我省还针对不同行业领域进行“定制化”专项整治。如危化方面,我省采取“1+12+1”方案体系对5大方面的突出风险和问题进行集中治理,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管;矿山方面,以“查大系统、控大风险、除大隐患、防大事故”为核心,扎实开展一系列安全隐患集中治理;消防方面,集中排查整治五类重点场所,大力实施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城市建设安全方面,推进“智慧工地”建设,搭建起“全省房屋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

  此外,我省还在全国率先开展量化考评,在“三年行动”期间持续改进执法方式,将执法与服务相结合,创新推行“示范式”“交叉式”“帮扶式”等执法新方式。

  建立机制

  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三年行动’,每年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稳步推进的基调没有变。”应急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年行动”中,四川始终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持续探索建立双重预防机制,扎实开展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严格落实分级分类管控措施,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坚持建立安全风险实时监测预警处置工作机制。全省在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城镇燃气、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推行智能化监测预警建设,推动风险预警由传统的“感性认知”向科学的“理性认知”转型。

  坚持构建风险研判预警提示工作机制。省安办每月底汇总当月事故信息、涉安季节特点、监控信息系统预警等情况,综合分析当前安全形势,研判次月各行业领域安全风险,发布月度安全生产风险研判报告,督促各地各有关部门和企业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着力推动问题隐患动态“清零”,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为载体,构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直报系统,建立重大隐患填报制度。“三年行动”期间累计排查各类隐患241.64万余项,其中重大隐患410项,实时调度重大隐患整改,每月通报整改进度,强力推动问题隐患“清零”。

  “虽然全省‘三年行动’取得一定成效,但隐患风险依然不容忽视。”王峰说,下一步,我省将积极推行全省各级安办实战化运行,推动完善省、市、县、企业四级风险监测预警处置工作机制,周期性开展风险辨识评估、风险预警提示和隐患排查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