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燕巧 摄影报道

  4月11日,绵阳三台县永明镇干坝王村,午后气温超过30℃。

  坚硬的路面实在太滑,记者在田坎的斜坡上摔了一跤。同行的永明镇副镇长王晓丰及时拉起,“看嘛,这就是干坝王,土都快干成石子了!”

  天晴像刀,下雨像胶。干坝王村是三台县远近闻名的干旱村,由于降雨少,地势高,土壤干,故名干坝王。这样的村,怎么抗旱?

  山村耕地的上百米海拔落差,让大灌区也有“小盲区”

  从高处俯瞰,春旱在干坝王村土地上留下了泾渭分明的景象。

  山下,麦田一片翠绿,株高漫过成人膝盖;山腰,略显枯黄,田梗边的麦苗高度刚勉强盖过记者的小腿肚。

  干坝王村党委书记常永刚介绍,在干坝王村8个村民小组的5000余亩土地中,有一半属于后者。

  在本世纪初纳入武引灌区的干坝王村,本不该缺水。号称“第二个都江堰”的武引工程,坐落在涪江之上,每年农业灌溉供水数亿立方米,也是目前全省大型灌区中为数不多仍在增加灌溉面积的工程之一。换言之,武引灌区并不缺水。

干坝王村一级提灌站。 燕巧 摄干坝王村一级提灌站。 燕巧 摄

  那么,干坝王村部分耕地为何会缺水?武引工程的水渠,为何不能直接向当地受旱的土地灌溉?

  地形,是干坝王村部分耕地成为武引工程灌溉盲区的主要因素。坐落在丘区的干坝王村,农田从山脚一直延伸到村子上方,海拔落差足有上百米。山下的平坝地区,在开春后,来自武引工程的涪江之水源源不断,麦田“喝水不愁”,因而长势良好。而山上,则在仅有的蓄水池耗干后面临供水不足,麦苗也长得“面黄肌瘦”。

  因为供水的差别,多年来,干坝王村山上田块产出一直低于山下部分。“去年干旱,每亩地的粮食产量不到山下的一半,甚至更少。”5组组长银西洪说。

  “我们称之为‘水在山下流,人在山上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坦言,在丘陵山区,类似的大灌区下“小盲区”并不少见。而对于这些“小盲区”来说,修渠引水等传统水利工程措施,已经没办法破解输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前述负责人说,想要给干坝王村高处耕地供水,只能另想办法。

  刚刚修成的提灌站,实现“引水上山”

  眼下,干坝王村的小麦已进入成熟阶段,暂时不需要灌溉。但在春旱或将持续的背景下,山上的田块如何解决麦收后的春耕用水问题?

  “按这个速度,半天就能把蓄水池蓄满。”停在山顶麦田的一处蓄水池边,指着一根正在输水的水管,王晓丰长舒一口气。

  这根水管是如何实现“引水上山”的?

  顺着山腰一口蓄水池外的水管行走,答案逐渐清晰。在水管尽头的武引灌区水渠旁,是嗡嗡作响的提灌站。在抽水机的轰鸣中,水渠里的水流顺着水管完成了“爬坡上山”。

  银西洪负责提灌站管护。他介绍,去年底,在三台县农业农村局的配合下,干坝王村同时修建了5座小型提灌站。同时,根据山上的田块分布,配套修建了多个蓄水池。

干坝王村5组新建的小型提灌站。 燕巧 摄干坝王村5组新建的小型提灌站。 燕巧 摄

  “修提灌站不是很新的办法,但最有效。”三台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解释,受地形等因素影响,三台县有四分之一的耕地需要提灌。

  去年极端高温干旱天气之后,各级调查发现,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广泛兴起的采提灌模式,恰恰是尽量消除大灌区下“小盲区”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因为,在大灌区之内,“小盲区”周边拥有稳定的取水点,而且所需要的输配水的距离并不长、灌溉面积也不大,“往往就那么几百米、几百亩田,提灌站正好能派上用场。”三台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这一背景下,干坝王村的新修提灌站计划很快获得批准。在今年3月底前,5个小型提灌站全部完工。眼下,正好赶上了“出力”的阶段。

  “估计今年,山上的田块不会那么干了。”银西洪介绍,干坝王村5组的提灌站,可以覆盖全村半山腰近100亩土地。自4月初以来,五组的提灌站昼夜不停为山上输水,全力备战即将开始的春耕播栽。

  记者手记:

  “亡羊补牢”的前提是要补好

  前往三台之前,记者心里一直装着一个疑问:全省共有4.5万处提灌站、灌面达2000多万亩,当下拿来应急使用后,提灌站今后的命运如何?

  在正在整修的提灌站,记者找到了答案。

  本次整修前,在武引灌区持续扩面的背景下,这个1965年兴建的提灌站已经被废弃了20余年。直到去年的夏旱,它的价值才被重新发现、认可。经过层层上报,这个提灌站被纳入三台县重点抗旱工程,预计其配套工程完全修复,需要至少三年。

  还没等修复,干坝王村的干部群众就开始了新的谋划:如何管护好它?

  大面积干旱发生的频率约为10年一次,这些投入巨资修建的提灌站,一定要有效管护,以便从容应对下一次大规模抗旱。

  大伙说,在经历了惨痛的教训后,这一次的亡羊补牢,要“补”得更结实、更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