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是“国际小熊猫日”。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范围增大、资源过度开发、气候变化等原因,全球小熊猫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于2015年被列入IUCN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9月23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该局近年来针对小熊猫开展了栖息地保护与修复,并安装红外相机监测小熊猫活动情况。2022年10月31日15时29分,在四川甘孜康定市贡嘎山贡嘎寺附近(101°46′53″E,29°35′58″N,海拔4939米)布设的红外相机拍摄到中华小熊猫。
这次拍摄记录不仅刷新了中华小熊猫活动的最高海拔记录,也为贡嘎小熊猫的保护补充了关键数据。
▲海拔4939米处布设的红外相机拍摄到的小熊猫
基于这次红外相机监测数据与结果,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联合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康定市国有林保护管理局在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上发表了《四川贡嘎山海拔4939m流石滩监测到中华小熊猫》一文,为研究小熊猫种群提供了新的资料与数据。
近期,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布设的红外相机多次拍摄到小熊猫的身影,并在一线巡护中发现小熊猫粪便痕迹,未来会继续加强监测,在保护野生动物的同时,不断探寻动物跨海拔活动背后的真实原因。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在我国,中华小熊猫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据悉,小熊猫是小熊猫科小熊猫属,栖息地涉及中国、缅甸、不丹、印度、尼泊尔等国,分为喜马拉雅小熊猫和中华小熊猫两个种。生境包括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分布海拔介于2000米-3800米。小熊猫最重要的食物来源是竹叶,占食谱的80%-98%,春、秋季也采食新笋及樱桃、花楸和悬钩子等的果实。以白天活动为主,兼夜间活动,不冬眠,每年1月中旬到3月中旬是发情期,6-7月是产仔期。
●冷知识
小熊猫不是小浣熊
小熊猫和大熊猫也不同!
1825年,法国动物学家首次遇见小熊猫,就将其誉为“自己见过最美丽的动物”,并给小熊猫命名Panda(熊猫)。四十多年后,科学家发现了另一种更大的熊猫,为了区别这两种熊猫,科学家就把1825年发现的熊猫改称为小熊猫(Lesser panda)或红熊猫(Red panda),而把1869年发现的熊猫称为大熊猫(Giant panda)或熊猫(Panda)。
另外,要注意的是,小熊猫不是小浣熊!在网上,有许多网友把小熊猫误认为就是小浣熊,其实,小熊猫和小浣熊是两个物种。从外观来看,浣熊的皮毛是灰色,而小熊猫是红棕色。从眼周来看,虽然它们都有黑眼圈,但浣熊的比较大,看起来更像是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眼罩”;而小熊猫的黑眼圈则是一个有点像“眼线”的小圈,面颊两侧各有一道括号形的雪白“高光”,显得脸庞看起来更圆润一点。
红星新闻记者 蒋麟 图据贡嘎山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