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早报记者朱佳慧实习生唐艺摄影报道

  生活在现代化浪潮的都市里,我们仍能发现一群默默坚守着、传承着、发展着传统手工技艺的匠人。择一事,终一生,他们往往靠着一门手艺谋生活,用普通的材料、简单的工具,再用细致的双手创造出既美好又富有温度的物品。行话说,“中国糖画要看西南,西南又数成都最佳。”对一部分人而言,现在糖画已经成为老照片中的一道光影,那是童年里的模糊记忆。那么,如今成都街头的糖画艺人又何在呢?近日,天府早报记者就采访到一位手工艺人,他9岁接触糖画,一做就是41年,并且还要一直做下去。

  9岁学艺专职糖画艺术41年

  最爱是磨得光亮的铜勺和4把起子

  热情、礼貌、亲切,是初见吴逢全时的印象。8月2日上午,天府早报记者来到成都动物园,在园内的儿童动物园门口见到了正在出摊的他,以及在旁为他打下手的儿子吴毅。此时的糖画摊周围,麦芽糖浓浓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之中,我们一行人刚到时,便被这独有的香魅吸引住了。

  而我们的到访,几乎影响不到吴逢全手中的活计。毕竟这干净熟络的手艺他已经重复了41年。吴逢全告诉记者,他出身于糖画世家,从小就耳濡目染接触糖画,对糖画有浓厚的兴趣,9岁那年便跟着父亲学习糖画制作。为使糖画技艺发扬光大,1988年,他拜有着“糖画泰斗”之称的国家级传承人樊德然为师,全心全意学习糖画艺术。

  与我们印象中小时候见到的糖画摊相比,吴逢全的摊位并没有什么什么特别之处。煤炉、铜锅、铜勺、掌盘、起子、大理石板、插盘等是糖画摊的标配。其中已被磨得光亮的铜勺和4把起子,就连吴逢全也记不清用了多少年了,“它们都是铜做的,所以韧度更好,非常适合用来做糖画,就是新买的也没我这个顺手。”他表示,要说变化最大的,应该就是掌盘了。“以前的掌盘没有这么丰富,掌盘上并不是每一个方位都手绘有动物,如果运气不佳天平转不到动物,只能奖励一块耙糖。现在我把掌盘的各个方向都画上了动物,关刀、水果等,一转就有。”但转盘上的龙和凤,才是让人最想得到的。转动竹签做的天平时,总会有一丝期待,伴随着小小的紧张。这种花小钱顺带“博小彩”的小乐趣,为糖画引来了一个又一个顾客。

  练好“糖饼”就学了整3年

  手上都是老茧和被糖烫的大水泡

  记者注意到,大理石板前的插盘中放着一串串类似于棒棒糖的“糖饼”,个头小,色泽饱满,看上去制作并不难。但吴逢全告诉我们,“糖画并不是轻松的技艺,‘糖饼’是学习糖画的基本功,好学,但学好不容易。”他9岁起跟着父亲摆摊就是从最基本的糖饼开始练习,学习糖画规矩非常多,练习时要将糖丝快速弄断,动作要干脆利落,保证“手抖糖落,手扬糖收”,不然就会影响之后的作画,练好“糖饼”这一项活他学了整整3年。

  如果说画“糖饼”只是入门级,而各种花鸟鱼虫、走兽飞禽、戏剧人物的形象才是真正的考验。“刚开始觉得画糖很难,要慢慢琢磨每个造型。”吴逢全告诉记者,每个形象要烂熟于心,才敢直接用勺子画,学习的过程中手上都是老茧和被糖烫的大水泡。

  行内都说:中国糖画要看西南,西南又数成都最佳。糖画的制作不仅受到成都本地人喜欢,还在全世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吴逢全透露,他自己就已经去了多个国家表演,“龙、凤以及其它十二生肖都画,老外看到喜欢得很!”

  时间总不负努力的人,经过多年的学习摸索,吴逢全在2009年被评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糖画技艺传承人,对糖画艺术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表现手法,他的糖画以花货、小货见长,简单的鸡、鸟、蝴蝶等小货七八秒可以成形,难一点的火龙吐珠、立体花篮等制作时间相对长一些,五六分钟左右。

  掌握和接触过上百种图案

  会在大众审美变化中增加和创新

  当天一早,成都动物园已经是一副熙熙攘攘的景象,吴逢全的糖画摊,也已经被大朋友小朋友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围上来的大小朋友都想转一转掌盘中的天平,转到对应的动物后,吴逢全便开始忙活起来,他将用麦芽糖和白糖混合炼制而成的糖浆置于铜锅内加热溶化,然后娴熟地以勺子为笔,以糖液为“墨”,在光洁的大理石板上“画”起来,灵巧的手腕抖、提、顿、放,时快时慢,时高时低,细节处用铜片雕饰刻画,随着缕缕糖香,大家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跃然石上,再用一根竹签黏合支撑,最后将精美的艺术品递给客人,这便是整个售卖过程。

  据了解,吴逢全作了41年的糖画,他掌握和接触过的图案至少也有上百种,而且还会跟着大众审美的变化随之增加和创新,“除了动物园里的各种动物外,孩子们喜欢的叮当猫、喜洋洋、小猪佩奇我们也要做。在一些样式的传统造型上还有所创新,花篮、龙都可以做成立体的。”

  另外,在摊位前的草柱子上就有一款立体造型的花篮,除此之外,还插着许多造型奇特、工序复杂、做工精致的糖画作品。鳄鱼、大象、孔雀、自行车等也丰满考究。与平时售卖的有所不同,这些独特的糖画作品更像是一件艺术品,小朋友看得入神,大人驻足赞叹,招揽不少人气。

  未来 子承父业更加注重创新

  糖画给人们留下了丰富和美好的想象,无论在庙会、集市还是普通的街巷中,它都是最受欢迎的手工技艺之一。据了解,成都糖画在2008年,已经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比那些岌岌可危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吴逢全觉得自己“境遇”还不错。成都目前有像他这样的糖画艺人百余名,数量居全国之首。

  如今的吴逢全,已步入知命之年,但他骄傲地说道,“糖画的传承情况比较良好,基本上都是家传。儿子吴毅现在也是靠这门手艺吃饭,这门技艺会继续传承下去。”

  吴毅今年28岁,他已经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了,有时候也独自在动物园出摊。“也是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对糖画制作产生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经过不断反复的练习慢慢就会了。我觉得这份工作能带来快乐,也有成就感。”吴毅表示,除了把成都糖画传承下去,也会在创作中注重创新。

  在采访的最后,吴逢全和吴毅还分别制作了火龙吐珠和小猪佩奇的糖画,十分精美,并送给了我们。当我们拿在手里才发现,像这样的艺术品真舍不得吃下肚,同时又勾起了我们满满的童年记忆……

  吴逢全从父亲那里学到了这门技艺,现在这门技艺又传到了儿子的手上。可以说,他们既是手艺人,又是“守艺人”。

  名词解释>>>

  糖画

  顾名思义,就是以糖做成的画,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民间俗称“倒糖人儿”“倒糖饼儿”“糖灯影儿”。分为平面糖画与立体糖画两种。它是地道的民间画种,颇具特色的街市艺术,广泛流传于巴山蜀水之间,备受老百姓喜爱的工艺食品。据了解,2012年市面上已出现制作糖画的智能机器设备,该机器以类似自动雕刻的机械自动化工艺在平面载体上自动完成糖画的制作。不需要美术功底,不需要经验和技巧,操作容易,制作快速,且图形多达几百上千种。可以说,这是对传统糖画工艺一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