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遗世独立
悠悠600年,数不清的朝朝暮暮,看不尽的大江东去,明朝征南大军及家眷带来的中原和江南文化,与贵州当地文化融合、发展和演变,“屯堡文化”就此成形,是历史、地理、军事的特异遗存和瑰宝。
语言:经数百年变迁,屯堡居民未被周围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着中原和江南语音的一些特点。
服饰:屯堡妇女古旧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民族服饰的特征。
食品:屯堡人惯用易于储存和收藏的食品,有着当年便于征战给养的特性。
信仰:屯堡人与汉民族的多神信仰一脉相承。
民居:屯堡人以石头营造的防御式民居,构成安顺地区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婚姻:不与周边的其他民族通婚,形成“屯对屯”“堡对堡”“民屯对民屯”“商屯对商屯”的婚姻圈子。
戏曲:屯堡人的花灯曲调带有江南小曲的韵味。原始粗犷的屯堡地戏,富于汉族征战特色。
……
贵州屯堡文化浓厚的明代遗风的成因大抵是:
安顺地区地处贵州中部,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中原、江南相近,适宜民居。
安顺地区海拔1100米左右,延绵不绝的峰林峡谷间都有大小不等的平坦盆地。平坝,这个县的得名,就是它得天独厚地拥有4块面积超过万亩的坝子。安顺地区年平均温度为15℃,年平均降水量为1200毫米,这种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春暖风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植被多样,土壤肥沃,与中原、江南相近。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农作物生长较快,尤其是水稻、小麦和油菜等主要作物大面积种植。有的一年两熟,土地的复垦率较高,因而这里一直都是农业主产区。山地鞍部有泉水出露,便于生活和灌溉使用;房屋建在山腰地带,离田坝较近,劳作方便。加之安顺地理位置带来交通方便,适合移民生活居住。由于常绿植物多,全年葱郁,能起到很好的隐蔽作用,便于军队驻扎防卫。在安顺这片土地上,密集的屯堡群落,成为西南一带屯堡最集中的地方。徐霞客游至普定卫(今安顺市)对所见颇为赞叹,在其《游黔日记》中写道:“城垣峻整,街街宏阔……市集甚盛。”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聚族而居,世代相守,对屯堡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现今,中原、江南卫所,乃至天津卫、广州卫的特征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安顺平坝还维持、保留着中原的风俗习惯。集团移民、风俗传承,有超稳定性。
其次,明朝执行的是世袭军户制。一个家庭一旦被编为军户,其子子孙孙就只能有一个职业——从军。实行屯田制以后,大批的屯田官兵集中连片,保持着军队的建制,平时以耕种为主,并负责保卫周边的区域;一旦发生战争,则整装开赴前线。这种自成体系亦兵亦农的建制,不同正规军队需要换防。一份对大明的效忠,换来固定的土地和家园。整体性的同在异乡为异客,导致一种大异客即大老乡的文化认同,就把这些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河南、湖北等地的“乡亲”紧密联系在一起,传递着同一文化信息、同一生活形态。《安顺府志·风俗志》载“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裔嗣也”,在相对固定的生活圈子里互动互助,共同塑造了屯堡文化的魂。
第三,民国《安平县志》卷五称:“屯堡(人),即明洪武时之屯军。”故“屯堡”之名似为“屯军”与“堡兵”各取一字的简称。推行屯田制呢,多是以一个家族或几个大姓来设屯建堡。朱元璋非常清楚,传统的宗法思想所产生的内聚合力和外在张力,能汇聚成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实施“填南”方略,营造军事重地“汉多夷少”,集小力为大力,以家族为主体来建构屯堡片区,是最佳选择。在众多屯堡村寨中,仍以大姓为主体,他们聚族而居,建祠堂、修宗庙、上祖坟、续家谱,用传承的宗法思想延续本族延绵的历史与光荣,其结果是对屯堡文化的沉淀发挥了固化作用。
同时,在宗法思想支配下,婚姻观讲究“门当户对”。屯堡人不与周边的其他民族通婚,保证家族血缘得以延续。这种世家通婚的姻亲关系,自为一脉,自成一体,形成了一种互助互动的人际网,把固有的信仰、民俗、习尚等文化具象凝聚起来,保存下来。
屯堡人是明朝开疆拓土的功臣。对土著民族,他们是征服者、占领者;在填南移民中,他们是先驱者、开拓者。这使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和优越感,居高临下,歧视当地民族及后来的商屯汉人。这就有点像上个世纪中国独特的各种“大院文化”,乃至后来的“三线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