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的问题,‘择校热’等问题,我认为除了加强招生规范外,还要加强对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等动态管理。”
1月28日的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教育界别小组讨论会上,省政协委员、成都市树德中学校长陈东永的这番话,获得了副省长杨兴平的高度认同:“讲得非常好,你这几个建议说到了痛点上。特别是名师在外有偿补课必须严格杜绝。”
也可以看出,教育局此番对于“名师在外有偿补课”现象的重视程度,已然不言而喻。
这一点从去年教育局三番两次出台政策,整治校外违规补课、公布培训机构准入标准等等。都可以看出,这番整顿,官方是认真的!
“最严七条”出台直指培训机构
去年6月,成都教育局重拳出击,联合民政局、公安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开展民办文化教育类培训活动的公告》。
其中不得举办、受托举办或变相举办与入学挂钩的选拔性考试、测试、竞赛或排位赛等;培训机构不得举办、承办、协办以及组织、诱导学生参加包括“奥数”“华赛”等在内的所有非政府部门举办或认可的学科竞赛、考级活动,不得为上述竞赛或活动提供场地设施、宣传渠道、考前培训、考务服务等。
事实表明,此次公告的发布对于后来整个培训市场以及孩子的升学也产生着连锁影响。
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被清理整顿
去年7月,四川省教育厅再下通知,发布关于《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清理整顿工作。
省教育厅将在2017年9月30日前对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面向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以及成人开展教育培训的各级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及尚未取得办学资格的此类培训机构进行清理整顿。
在清理整顿过程中教育部门将对违规办学问题,视情况作出限期整改、限制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等处罚;对无证办学行为要依法查处;及时曝光一批违规办学典型等。
全面清理之后 再发“三大禁令”
从去年6月多部门联合对培训机构进行全面清理以来,全市累计查勘3094所机构,查实1470所有照无证类机构、815所无照无证类机构,下达340份整改或处罚通知,责令909所机构限期整改,其中210所机构停业整顿。
力度之大,范围之广,足见决心。就在去年11月15日,成都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工商局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清理举办、承办、协办违规竞赛活动的通知》,被称为“三大禁令”。
内容包括:
1、禁止举办、承办、协办未经政府部门批准的竞赛活动。
2、禁止组织义务段中小学生报名参加未经政府部门批准的竞赛活动。
3、禁止组织或变相组织与义务段入学、转学、插班挂钩的竞赛活动。
关于八起违规办学(补课)问题的查处
去年的12月4号,四川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八起中小学违规办学、违规补课问题查处情况的通报,点名成实外附小等八所省内中小学,狠刹违规办学、违规补课之风。
六部门联合出台培训机构准入标准
去年的最后一个月,一份决定培训机构未来命运的标准出台。由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文广新局、市工商局、市体育局联合印发《成都市民办培训机构设置指导标准》。对于教育培训机构从硬件、师资、班额、办学许可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对于培训机构师资要求中也明确提出了:培训机构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老师。
2017一整年,相关部门在培训市场管理整治力度可谓是相当大,成效也相当显著,培训行业管理混乱、一人就是一个培训机构的现象得到遏制。
正如文章开头副省长杨兴平所表示:“课外负担重是当前我省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去年成都已经率先出台相关规定,其他市州也要跟上,大家“一盘棋”共同想办法,重拳治理。”
我们有理由相信,基础教育阶段一系列问题正在朝着良好势态向前发展,对此,您有信心吗?
实时权威的教育资讯,名校升学经验,解答家长教育疑惑!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小浪升学圈(sinakjy)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