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的期许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

  “两中心两地”

  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即“一中心一基地三区”——这是9年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对于成渝经济区的目标定位。

  相比之下,这次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即“两中心两地”。

  “这是鞭策成渝两地迈向更高目标。”对比两个目标定位,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认为,从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意味着国家对成渝两地的定位更高。

  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则表明对多年四川改革创新成果的肯定——2015年,四川获批成为全国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最近两年,四川又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机遇,推动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全省开放布局不断优化、开放领域日益拓展、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提升、对外交流“朋友圈”越来越大。

  从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到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战略”二字的出现也引发各方热议,“体现出在国家对外开放新格局中,成渝两地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四川视察时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公园城市”这一理念的提出,体现了我国推进城市化发展模式和路径转变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多位专家表示,这次,中央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突出的是对人的关注,对生态的重视。

  更新的思路

  尊重客观规律

  突出两个中心城市带动作用

  经济区、城市群、双城经济圈,三个重要时段,不同的名字,各自意味着什么?

  “更加聚焦,更加重视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省发展改革委相关人士表示,从经济区到城市群再到双城经济圈,背后逻辑是层层聚焦。

  具体来说,建设双城经济圈,核心就在于要突出成都、重庆两个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以两个极核的作用来带动整个成渝地区乃至西部地区的发展,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

  戴宾认为,从总体来看,建设双城经济圈,是落实区域发展新理念、新思维的具体举措。当前,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就是要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