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靠什么重回昔日繁华

  明确定位,统一管理,塑造城市新地标

  “当初在打造1227步行街时,我们就决定,困难再多也要想办法走商业自持的道路,经过几年发展,证明这条路是对的。”南充市顺庆区商务局局长赵国力开门见山地说。

  2019年,1227步行街客流达到1500万人次,产值达到5亿元。数据上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赵国力的说法。

  按照集中打造、统一管理的思路,2013年12月,顺庆区引进四川美宇集团,由企业投资10多亿元,依托顺庆府衙和南充文庙两处历史建筑统一打造了1227步行街。在招引商家时,美宇就针对业态和品牌限定了“准入门槛”:没有知名度的不要,经营定位不明晰的不要。同时明确要求,商家外立面的风格打造,必须由步行街运营方进行统一管理。

  “从开业到现在,始终保持着20%的品牌淘汰率,以保持步行街的新鲜度。”孙宏凌认为,步行街一旦消费者有了“审美疲劳”,很快就会被其他商业街所取代。

  但吸引民间资本打造步行街的商业开发模式也面临瓶颈。“集中管理运行步行街,难免出现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的问题,这也导致少有投资者愿意进来。”赵国力说,靠租金实现盈利的商业团队,在转型期也需要政府扶持,但光靠政府也不行。

  绵州记忆也在不断寻求新的突破。

  为了有效推动绵州记忆的转型升级,谢世军想了很多办法:推动成立管委会,对步行街的运营建设进行统筹管理;考虑由政府回购回租步行街重要地段的商铺,进行业态定调和风格塑造;加快申报国家债券资金,拟专门用于街道提升改造;通过充分融入独树一帜的科技城元素,打造科技体验馆,营造全新消费场景……“我们希望把绵州记忆打造成为‘不得不来’的城市新地标和城市IP。”

  实际上,此次成都宽窄巷子获评“全国示范步行街”,对南充顺庆区和绵阳涪城区商务部门及两地步行街管理运营方的触动也不小。两地也曾率队进行过详细调研和对比。

  “为什么巷子里的一砖一瓦、一物一景都能令游客驻足拍照打卡?为什么上百家商铺和各式各样的产品,能让人感觉不杂乱?”成都文旅宽窄巷子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市场拓展部经理唐伟认为,这是因为科学和系统性规划发挥了重要作用。

  仅规划这一项来说,宽窄巷子历经两年多的改造提升过程中,成都相关部门先后编制完成了36个专项规划和专题研究报告,对整个街道的肌理都进行了一番精雕细琢。特别是面对“管理难”的共性问题,创新建立“省市区三级领导小组+街区管委会”的建管模式,制定街区产业正负面清单、搭建商居联盟等,推动街区共建、共治、共享、共荣的发展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单一且小散的零售型业态,宽窄巷子打破常规思维,通过“一院一品,一院一景”的发展模式,实现了向文创艺术、文化展演、高端餐饮等多元化、规模化经营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