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为了测试一个项目,在车间和同事忙到凌晨,今天白天还会进行技术优化。”4月21日上午,成都市青白江区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简称“玉龙化工”),叶锐丝毫没有疲惫感。“我从大学开始就喜欢搞中试实验,把过去的兴趣变成如今的事业,这是很有奔头的一件事”。

  “80后”叶锐是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目前担任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刚刚步入不惑之年的他来自武汉,从2005年考取四川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研究生,到走上工作岗位,他在成都生活了17年。

  “成都成就了我的学业和事业,作为一名党代表,我会更加牢记身上肩负的责任和担当,将和团队一道为成都打造一个更高水准的中试平台,加速本地科技成果转化。”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叶锐坦言,他对成都绿色低碳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充满期待。

▲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 叶锐▲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 叶锐

  求学成都,扎根成都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我在大学本科期间就入党了,在川大读研时,除了学习理论课程和科研实验外,我更喜欢去企业一线做产业实验项目。在学校老师的教导下,工科学生更应该去企业一线实践,硕士毕业后选择去企业。后来川大的一些科研项目陆续放在这里进行中试,长此以往,企业和川大建立了紧密的科研协作关系。”叶锐说。

  玉龙化工的企业展厅展示了多项基于三聚氰胺原材料研发生产的泡沫制品,它们被应用在环境治理、汽车行业、芯片清洗等行业。其中,不少产品来源于高校实验室的创意点子在此进行中试,然后进行产品量产,最终打入市场。

  “这个产品有阻燃功能且没有烟毒性。”话毕,叶锐拿起一块三聚氰胺泡沫制品,用打火机将其点燃,“你现在看到的是成熟的产品,而且产生了市场订单。然而,产品面世之前的中试环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该公司展厅的一面墙上,铺满了科研团队获得的各项荣誉证书和专利证书,其中一个证书十分抢眼。时间倒退3年,北京,人民大礼堂,叶锐参加了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我从来没想到自己能够步入如此高规格的荣誉殿堂,这对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就在那一年,叶锐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是一项集体荣誉,同时获奖的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琪等专家。

  在获奖之前,四川大学王琪院士团队带领玉龙化工共同研发了“新型三嗪阻燃剂清洁剂制备及阻燃塑料加工关键技术”,叶锐全程参与这个项目。“通过10余年的校企合作,企业的中试平台日趋完善,能够让高校师生的很多点子在这里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实现科技研发1→100的转化。”

  更大的“产业梦”即将实现

  未来要在成都打造“一小时中试圈” 

  在材料科学领域,一个创新点子酝酿出来后,它必须借助实实在在的空间载体开展中试。玉龙化工厂区内布局了大大小小的中试空间,安装了能够满足不同实验条件的科研设备,部分来自海内外高校的科研团队已经将项目放在这里开展中试。

  “实际上,通过中试实验,可以进一步验证乃至优化科学家的创新点子。”叶锐说,一些项目通过中试环节后,产品量产成为可能,随即引来行业和资本的关注,“四川大学石碧院士团队正在这里进行中试,其中一些项目正在走向市场。”

  一波接一波的高校科研团队选择同叶锐所在的工程师团队协同开展中试试验,催生出的一个个市场化产品让企业和地方政府看到了产业机遇。于是,在政府和企业的“共识”之下,玉龙化工厂区一侧,一个占地面积达1700余亩的“一站式高性能材料科技服务平台”即将启动。

  “这是一个由政府部门牵头,以企业为主体的中试产业园区,并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协会、学会等优质资源。”叶锐说。

  在叶锐看来,很多时候,院所专家更专注于0→1的原创技术研发,而1→100则需要专业的工程师团队进行配合。由于双方分工不同、合作方式不确定等问题,导致了专家科研成果较难落地,如果将中试实验打造成一个产业,实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此过程中能够培育更多的“成都工匠”。

  “成都中心城区到青白江很近,我们会打造出‘一小时中试圈’,让更多材料科学的创新点子在此转化。”叶锐期待,在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背景下,依托中试平台转化出更多低碳产品,让城市的绿色生态本底更加凸显。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宋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