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5月6日从成都市政府官网获悉,日前,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成都市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成都市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
《方案》提出,到2025年,成都高技术制造业营业收入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42%,制造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较2020年提升25%;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现代服务业比重达到50%以上、占GDP比重达到35%。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0%以上,单位GDP能耗降低水平、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水平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产业空间布局持续优化,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承载过多、城市新区带动能力不强、郊区新城产业人口承载力不强等问题得到缓解,城市宜业宜居度和治理能力明显提高。
绿色低碳优势产业
到2025年,力争成都光伏产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
壮大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被写入《方案》,其中特别提到,要培育城市产业新增长点。
红星新闻注意到,《方案》特别提到了光伏、锂电、新能源汽车、氢能商用化产业化和新型储能等领域。
比如,持续做强光伏产业,成都将依托淮州新城、双流航空经济区等核心承载地,以通威太阳能等链主企业为牵引,稳步扩大光伏产业规模,并加快建设以成都为核心的光伏高端能源装备引领区,推动成(都)乐(山)眉(山)晶硅光伏产业一体化发展。一个目标是,到2025年,力争成都光伏产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培育5家以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头部企业。
在锂电产业方面,《方案》提到要做强正负极材料环节,招引电解液、铝箔等关键环节头部企业,实现锂电主辅料均衡协调发展。到2025年,力争锂电产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
瞄准新能源汽车,成都将开展“链主”精准招引工作,提升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水平,并围绕整车和零部件龙头,梳理形成5+2零件供应商清单。值得注意的是,在该领域,成都还特别强调要加强与重庆市联动协作,明确构建成渝“电走廊”“氢走廊”“智行走廊”。
氢能商用化产业化也在《方案》中得到明确。其中提到,要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推动氢能技术攻关,全面推动氢能在工业、交通、大功率储能等领域的应用,打造品牌突出、体系完善、技术领先的氢能全产业链。到2025年,成都氢能高端装备产业实现自主化、集群化,氢能产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
此外,成都还将大力培育新型储能产业链,布局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展电池回收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