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陈昊

  试点开展职称评价创新改革,制定人才分类评价的“成都方案”,成都在行动。

  5月10日,四川在线记者从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为破除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成都市实施职称评价与企业人才评价开放融通试点,向重点企业充分授权赋能,支持产业企业创新发展。目前,成都高新区推荐、来自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的首批93名企业人才通过试点获评高级工程师职称。

  职称评审:增加市场化评价比重

  “此次试点,在职称评审评价标准上突出工作能力和业绩考核,注重市场认可和对企业、行业作出的贡献,更加突出专利成果、技术突破、工艺流程、标准开发、成果转化、经济社会效益等评价要素,以企业对人才评定的职级及给予薪酬待遇等的市场化评价手段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因素,使青年优秀人才在职称评审中脱颖而出。”成都市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服务管理处处长李剑锋介绍,此次试点企业选定头部跨国企业,成都市将成都高新区推荐的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纳入首批试点单位。

  李剑峰表示,头部跨国企业现有人才评价机制健全,评用结合紧密,人才评价市场化和社会化程度高。此次试点是为了充分发挥头部跨国企业在新技术、新经济、新职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人才评价行业权威的优势,推动人才评价标准与职称评审标准对应衔接。

  “此次高级工程师职称申报,不光看学历,更看重能力。”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该公司一位技术人员于2005年大学专科毕业、2014年入职,在职期间陆续取得99件技术专利(其中国际专利8件),在此次试点中获评高级工程师职称。

  向企业授权:“人才怎么样,企业说了算”

  成都市此次试点给予企业充分授权和足够信任,充分发挥企业用人主体作用,将企业人才评价与职称评审有机结合,做到“人才怎么样,企业说了算”。

  在充分掌握头部跨国企业自主人才评价及运用方式的基础上,成都创新建立“个人申报、企业评价、政府采信、社会认可”的社会化评价机制,在企业内部先进行职务职级自主评价,聘任到相应岗位后,按照职称的系列、专业、层级建立与企业岗位职级对应关系,将企业通过自主评价确定的职务职级、薪酬待遇、工作成绩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在参加职称评审时的业绩贡献结果,直接予以认定。

  此次试点中,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面向资深技术人员群体,通过优中选优,推荐了一批具有较强技术能力、突出工作业绩和较大市场贡献的业务骨干申报职称评审,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倾向,通过组织专家现场答辩和评审表决,该公司93人取得高级工程师职称。其中,大数据专业44人,人工智能专业25人,电子技术专业24人。

  以用为本:激发企业人才创新活力

  “此次获评高级工程师职称的人员均已聘任公司高层级专业技术岗位,实践能力突出,业绩贡献突出。”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设立了人才工作服务站,在成都高新区的指导下,提供职称申报评审一条龙服务,以方便员工进行申报。

  该公司某业务板块的一位核心开发人员,2012年研究生毕业,属于在腾讯快速成长起来的技术人才,虽在申报时职务职级暂未达到要求,也未公开发表论文,但因其负责运营系统的技术攻坚和系统性优化,使运营效率提升30%以上,获得了企业、市场、行业的充分认可,通过公司推荐参加职称评审的“绿色通道”,获评高级工程师职称。

  “坚持评用合一,以用为本,推动职称评价与企业人才评价开放融通试点,将企业岗位职务职级与职称评审相结合,将职称与薪酬待遇相挂钩,既有效降低了企业评价人才的成本,又减少了人才重复评价,还可‘赋能’企业开展选人用人制度改革,有力激发企业人才创新活力。”李剑锋介绍,通过一次评价,企业人才既能得到职位晋升和企业重用,又能获得社会普遍认可,提升人才职业发展空间。“此次试点企业人员取得的职称网上可查询,在人才落户、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享有与参加普通职称评审取得的职称证书具有同等效力,证书‘含金量’‘公信力’足。”李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