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演化

  成渝的友谊曾经“沧海”

  打开中国地图,西南地区有一个近乎完美的盆状绿地,这就是著名的四川盆地——几大山系共同拱卫形成了这个典型的红层盆地。地理上的四川盆地,包括行政区划上四川省东部和重庆市西部。

  四川盆地气候湿润,植被丰茂,美丽富饶,人口密集,文化底蕴深厚。“盆子”里成都重庆一西一东,各自被众多小城簇拥,一条条高速、高铁,一条条江河,在地图上就像长臂手拉手……实际上,位于四川盆地两侧的成都和重庆,早在亿万年前就有了曾经沧海的友谊。

  川渝人脚下的这块土地,在亿万年前是名副其实的大水盆。四川盆地经历了海洋-湖盆-陆地盆地三个发展阶段。中生代三叠纪时期,扬子、羌塘地块向北拼合,现今川陕等区域在干旱气候环境下,出现大规模的咸化海——上扬子蒸发海,规模达到50万平方公里,比现在四川省面积还要大。

  而后地球发生了强烈地壳运动——“印支运动”,四川盆地的边缘逐步隆起成山,四川盆地地区整体抬升,盆沿围了起来,被海水淹没的地区逐步上升成陆,由海盆转为了湖盆,称为“巴蜀湖”。今天四川省的大部和重庆市的大部都处于湖中,后来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四川盆地随之抬升,湖盆逐渐缩小,在盆地内沉积了厚达数千米的红色岩石,形成如今的模样。

  也因为如此,四川盆地被学术界称为“红色盆地”,厚厚叠加的红层,构成了四川盆地的物质基础。如今,从东部的重庆到西部的成都,不管是丘陵还是山区,随处都可以见到这种红色的岩石。

  地质构造

  “歪盆子”而西水东流

  成都以平原自居,重庆以山城闻名。因此,人们常认为平原上的成都肯定比山城重庆“矮”。但实际上,盆地西部成都平坝的海拔却要高一些,市中心一般有500米左右。东部的重庆却低得多,重庆主城江面约157米,再往下游忠县石宝镇约133米,到了奉节的长江面则仅仅约73米。如此说来,从地质学角度就能很好的解释,当年李白从成都一带的川西坝子,选择乘船从重庆而不是其他地方出川——成都船行重庆,正是利用了顺流的自然优势。

  李忠东翻开四川盆地地形图说,依靠专业测绘支撑,可以非常精准地一窥四川盆地的模样。四川盆地被四周的山脉包围,但它的形态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四川盆地更接近一个长方形,成都和重庆分列东西。

  首先,它并不是像碗一样圆的,实际上更接近于一个方形。四川盆地被周围的山脉完美包围,但北西的盆地界山——横断山、龙门山要高,南东的大娄山、七曜山相对要低得多。

  盆地内也是倾斜的,实际上是个“歪盆子”——歪斜盆地。西高东低,作为外流盆地,盆地内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就形成了江河交错的地貌。四川的江河太多太多,四川之名也因此而来,渝字也是带水,都和这个有关。而且,因为地势原因,四川盆地江河的流向惊人的一致,都由西北向东南流淌,无一例外。四川盆地的地质构造定义了盆地的江河水系,也从科学层面回答了当年李白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线路,这个线路是地质条件决定的,或者说是上天赐予的。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逢春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