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粟兼作 奠定天府之国农耕文明基础

  在宝墩遗址发现水稻田遗迹之前,从事科技考古的工作人员曾对宝墩古城遗址、三星堆遗址等多处遗址的上万粒种子进行研究,发现了稻谷、粟、黍等不同的植物种子。尤其在对宝墩文化相关遗址的炭化植物种子进行浮选时,发现稻谷数量占绝对优势,占所有种子的一半以上。唐淼表示,正是稻粟兼作的农业体系以及家猪的养殖,奠定了古蜀文明甚至天府之国农耕文明的基础。

碳化水稻碳化水稻

  从古蜀先民主食种类的变化,或许可以倒推出一幅他们的迁徙地图。

  宝墩文化,距今4500年至3700年左右。宝墩先民的主要来源,被认为是来自西北甘肃、青海地区的一支。这是因为在距今约5300—4800年的茂县营盘山等遗址,发现了大量接近黄土高原仰韶文化及马家窑文化出土的彩陶器物。此外通过体质人类学鉴定,营盘山人的头骨,具有典型的古代西北人群特征,这群来自西北地区的先民在岷山峡谷留下了二三十处遗址,却因为彼时成都平原腹心多河流沼泽,迟迟未敢进入。到了什邡桂圆桥文化(5100——4600)时期,考古人员在遗址的最下层,发现了和营盘山遗存相似的器物,说明这群西北先民已开始尝试着进入成都平原。

  回到植物种子浮选,也能看出蛛丝马迹。桂圆桥遗址最下层的种子浮选中,仅见旱作植物的种子。然而到了距今4500年左右的宝墩文化,考古人员从土壤中浮选出了粟、黍等种子,水稻的种子占了绝对多数,说明,当时水稻已经开始变为人们的主要农作物。

宝墩遗址出土碳化水稻宝墩遗址出土碳化水稻

  “这种改变的原因,可能是长江中游人群的进入。他们带来了水稻种植以及筑城技术,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进入成都平原腹地时抵御洪水,稻谷还更适合冲击平原农作物的种植。”唐淼说,根据动物考古,考古人员还发现宝墩先民已开始驯化和饲养家猪、狗等家畜,家猪作为获取肉食资源的主要手段。在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下,食物的富余极大促进了成都平原史前文化的发展,至宝墩文化三期以郫县古城、温江鱼凫城为代表的大量宝墩文化遗址在成都平原腹心地带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