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治沙模式

  专合社参与防治,农牧民就地变生态工人

  意勒每天都要到村里建好的防护林周边转转,看有没有人和动物进入铁丝围栏破坏植被。作为色塘造林专合社成员之一,意勒和专合社其他几位脱贫户承担着这片防风林的日常巡护工作,并获得相应酬劳。

  色达县2018年起陆续分片区组建了5个造林专合社,吸纳470多人参加荒漠化防治,大部分社员是脱贫户。“村民植一天树,保底收入200元。”色塘造林专合社联系人张强说,专合社采取项目总承包和计件管理办法,务工收益全部归村民,农牧民就地变生态工人。3年多来,色达县5个专合社共承建项目11个,完成投资8亿余元,治理荒漠化土地23万余亩。

  类似的模式,也在炉霍县推行。以国道350沿线布点,利用荒山荒坡、田边地角,实施虾拉沱片区及新都镇人工造林(杏花村)项目,通过议标形式确定各脱贫攻坚造林专合社中标,让群众参与造林、管护等各个环节,项目覆盖2镇1乡15个村794户3760人,为项目区农牧民增加劳务收入约260万元,为当地群众人均增收690余元。“杏花村项目实施期1年,管护期两年。”炉霍县国有林保护管理局局长陈丽说,近年来,炉霍县通过实施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项目,为农牧民提供22.88万个劳务用工,支付劳务报酬2200余万元。

  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若尔盖县沙化土地治理工程(二期)2标段施工前。

  “防治荒漠化不只是生态问题,还是民生问题、发展问题。”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省级财政在全国率先启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综合治理试点示范项目和长江上游干旱河谷生态治理产业脱贫工程,连续11年专项支持川西北沙化土地治理,创造性地统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启动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项目。

  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若尔盖县沙化土地治理工程(二期)2标段施工后。

  一种常态化机制

  持续加大投入,力争将治理纳入国家工程

  “不控鼠,栽再多草也没用。”省林科院副院长周俗拿出一张图片,图中显示川西北草原上遍布鼠洞。

  据调查,2019年全省草原鼠害防控面积仅占发生面积的5%,难以实现控制鼠害。全省每年需要防控的草原鼠害面积约为4000万亩。

  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若尔盖沙化土地治理工程(二期)三标段 43小班施工完成后。

  “根本是要围封种草,促进草原植被恢复,修复治理生态环境。”周俗发现,植被环境较好的地方,老鼠的密度往往相对更小。他建议将草原鼠害治理和生态修复治理、地方发展进行统筹谋划,加强鼠害治理知识宣传力度,加大相关项目资金配套投入,增强对相关科研项目的支持,尽快建立完善监测预警与防控体系,推动形成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常态化机制。

  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若尔盖沙化土地治理工程(二期)三标段 43小班施工前。

  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说,荒漠治理难度大、周期长、易反复,需要对荒漠基本情况和治理成效进行定期监测,进而科学制定应对之策。目前,全省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已在各地开展,监测外业工作已经完成。

  2018年6月30日拍摄于叙永县落卜镇硐坪村,小地名大夹桥后边。

  我省将力争将川西高原荒漠区沙化土地治理上升为国家战略,纳入国家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完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支持政策和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探索启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川西高原荒漠区沙化土地治理、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综合治理。继续发挥造林专合社等平台作用,引导当地老百姓积极参与荒漠治理和成果持续管护。围绕荒漠区退化土地治理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探索科学的植被配置模式,健全荒漠区退化土地治理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开展川西高原沙化土地治理动态监测。

  2008年5月29日拍摄于叙永县落卜镇硐坪村,小地名大夹桥后边。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