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中医队伍建设方面,全面实施乡村卫生人员一体化管理,成都市新都区、双流区、彭州市开展“城乡中医药一体化”工作,推动市(区)、乡(镇)两级中医药人员“下沉、上挂”,德阳市开展“乡村卫生健康人员一体化”管理,实现乡村两级人才上下有效流动。

  劲头十足 基层中医同质化服务进程提速

  2022年新年的第一天,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就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这是一封来自甘孜州得荣县中藏医院的感谢信。原来,从2018年开始,两家医院“传帮带”结对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的20多位专家在得荣县为当地患者治疗,并手把手给当地医生传授技术。

  今年1月5日,作为资中县龙结镇卫生院的帮扶单位,内江市中医医院的专家团队成功为一名陈旧性胫腓骨骨折内固定螺钉断裂患者进行了内固定物取出术,整个手术过程都有卫生院的医生参与。

  这样的下沉式“师带徒”的培养,在全省的中医机构已成为制度。每年城市中医院都要派出300名左右医护人员,对口支援147所基层中医机构。构建紧密型的中医医联体更是成为优质资源下沉,快速培养基层中医队伍的载体。

  近年来,为构建“市县乡村”四级中医药服务网络,绵阳市建立起1个市级、9个县级中医医联体,通过加强与中医药院校合作、建立名中医工作室和传承创新团队,发挥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作用、建设中医培训基地等方式,加大基层中医药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实现“市县”中医医疗机构、“乡村”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有效推动中医资源均衡分配,提高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提升全域中医药服务的整体能力。自贡市中医医院与沿滩区政府签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协议,由市中医医院整体托管该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定期派出专家指导,吸收基层到上级机构学习,在全域内提升基层中医药整体服务能力……在医联体的带动下,大医院与小医院间的中医药同质化服务进程提速。

  不仅如此,基层中医机构的信息化建设,给传统中医药插上了翅膀。

  “医生,我有些睡不着觉,能不能开点中药调理一下?”自三台县中医院互联网医院启用,每天都有几十位群众网上问诊。医院还建立起“护理上门”“智慧中药房”服务,一些慢病或康复患者,只需网上预约,就有护士入户服务,还能提供线上开药、线下配送服务。目前,医院的远程诊疗平台和信息平台覆盖了全县32个卫生院,在基层患者远程诊疗的同时,每月定期开展两期直播课堂,医院中医专家网上授课,答疑解惑,提升乡镇卫生人员的能力。

  据了解,目前全省所有的县级中医医院都建立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61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中医综合服务区健康信息平台,1790家连接基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省196家县级以上中医医院全部接入网上问诊平台并开通网上问诊服务。

  文化传播 营造群众爱中医浓郁氛围

  2月16日,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初级中学开学第一课便是专门开设的中药课堂,学校邀请中医医生带着同学们认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让孩子们了解书本之外传统的中药世界。

  “这种宣传方式既新颖接地气,又具有很强的实效性,确实值得点赞!”近日,达州市民在城区公交车上发现,车内多了一排排悬挂着的中药香囊,药香弥漫。原来,当地由市中医药局牵头,定制了一批中药香囊,在主城区10路、11路等多条线路100多辆公交车内悬挂。不仅如此,中医药文化宣传公交专号也换上了“新衣”,车身配有古代名医和达州道地中药材图样,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巡诊、义诊中,中医医生们在为群众看病的同时,传播中医知识同样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月13日上午,富顺县中医医院专家团队来到吉安社区开展义诊活动。义诊中医师们为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对每一位前来咨询的群众讲解着健康生活理念、中医防病、养生知识,还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给予个性化的建议。雅安市宝兴县针对山区村民出行难,因地制宜打造车载流动中医院,利用乡村赶场天,在为边远乡村送去包括中医药服务在内的医疗保健服务。

  中医文化的宣传形式还不断创新。成都在全国首创动漫形式《四季养生》公益宣传片,在户外LED、地铁、公交等视频点位滚动播出,推广中医养生理念。推出“成都名中医/中医馆电子寻诊地图”,方便市民了解身边的成都名中医、中医馆;组织编印《四季养生食谱》《小厨房大健康》等书籍,指导老百姓科学养生。

  去年5月,国医大师刘敏如被聘为德阳国医书院首任院长、名誉院长。自2020年底成立后,德阳国医书便定期开展国医研讨、讲座、沙龙等活动,吸睛无数。南充市则开办相关电视节目,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播中医药健康养生知识。

  丰富多彩的中医文化宣传,为人民群众“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营造出浓厚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