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管有钱养

  专项资金予以补助,建立完善长效养护机制

  翻开《四川省农村铁索桥改公路桥建造技术要点》,“技术标准”一栏明确,“原则上新建桥梁按四级公路技术标准执行”。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相关负责人说,拟改造的农村铁索桥连接道路大多为村组道路、机耕道等,多位于农村边远山区,交通量小,因此,建造原则上因地制宜、因桥制宜,符合群众和发展需求即可。

  据介绍,农村铁索桥改公路桥标准宽度为5.5米,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同步建设必要的排水、挡防和安保设施——这意味着改后的桥梁要具备车辆通行能力,能为生产生活运输提供助力。桥型结构方案的选择上,则鼓励综合考虑桥型、造价、施工组织等因素,推荐采用标准跨径、技术成熟的简支梁板桥梁——对于边远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这种桥梁建成后一劳永逸,其后期管养费用极低,不会带来额外成本。

  省级财政还拿出专项资金,按照一定的标准予以补助。171座改建的公路桥,总投入逾5亿元。按照进度安排,今年,“索改桥”项目将全面开工,2023年底前全部建成。

  长效养护机制也在建立完善。为公众提供出行服务的507座安全状况良好且能满足当前交通需求的铁索桥,具备保留使用价值。我省明确,加强改建公路桥和保留铁索桥的管理和养护,并将管护职能移交到交通部门实施。

  “去年底,我们县域内要保留的65座铁索桥已经全部排查了安全隐患,并和村上签署了保养协议。”乐山市峨边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县日常保养交由铁索桥所在的村社,有专人负责,县交通运输局派出片区技术人员,对养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并定期督查、指导。

  省交通运输厅要求,按照“一桥一档”原则建立铁索桥信息档案,定期开展铁索桥技术状况专项检查,对需加固维修的桥梁及时纳入专项工程,指导乡镇政府、村委会或相关单位加强日常维护和巡查管理,确保铁索桥正常使用。

  日常养护怎么做?省交通运输厅编制了《四川省农村铁索桥管理养护技术规程》并下发到各市州。“这相当于一本具体的操作指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相关负责人说,结合铁索桥的特点,技术规程对每一个关键结构该怎么检查、怎么养护等都做了规范性表述,并参照现有公路桥的标准,对日常养护提出要求。比如,对桥面系、结构部件及附属设施的技术状况,每周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巡视检查;日常养护要填写记录,发现吊索等系统出现松动、锈蚀应立即上报进行专项养护等。

  资金保障有支持。我省明确,每年拿出450余万元进行日常养护,其中省级财政给予专项资金补助,市、县财政配套相应资金。省交通运输厅也将把铁索桥管护资金保障及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度绩效考核范围。

  有人管、有钱养,到2023年,全省农村铁索桥基本实现责任、改造、管护“三到位”,存在安全隐患的铁索桥100%拆除或改为人车两用的公路桥,桥梁管护和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群众出行条件极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