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志贤说,他使用的第一代放映机是红旗牌的,需要手动。后来又放过老长江牌电影放映机、16毫米甘光16-GS放映机等。从16毫米到35毫米,到20世纪90年代,放映设备成了井冈山104X型35毫米的电影放映机,电影的画面变得清晰。2014年开始,邹志贤把放映机换成了数字电影放映机。

  正是这台35毫米的放映机,在电影院放了好些年。邹志贤用那时候几分钱、一毛钱一张的电影票,把家里的两个孩子拉扯大。现在的他,时常拿着小刷子等工具,来到老机器、老胶片、老幻灯片前,擦拭、摆弄、收拾这些如宝贝一样的老物件,这些老物件和他一起见证了历史变迁和家乡的发展变化,也是他放了48年电影的见证。

▲年轻时的邹志贤▲年轻时的邹志贤

  邹志贤回忆,1970年后,很多党的方针政策都要靠电影队上山下乡去传播。那时,放映人要到各个生产队去把好人好事的主人翁找到,了解他们所做的好事,用纸笔记录下来。“我们那时候上半天去找人采访,下半天写稿子和制作幻灯片,晚上就用放映设备把幻灯片打在荧幕上,再加上自己配音,以此来表彰好人好事。”

  谈及过往,邹志贤印象最深的是1977年的一个夜晚,他在礼州镇宁乐村放完电影后还需要返回原礼州公社,天空下起了暴雨,山路泥泞难行,他身负70多斤重的设备、手里拿着影片,由于脚底滑,他直接从山坡上滑了下去。为了保护好设备和影片,他几乎是怀抱着设备从山上滑下去的,最后因涨水,他搭乘船只于凌晨1点多才回到了公社。

  刚刚从事电影放映工作的时候,没有交通工具,所有的放映设备都靠他肩挑背驮,这一背,就是10年。“以前就算有交通工具,去很多村也没有平地和道路,要爬山,所以只有把放映设备挑着或背着上山。”他说,后来路修好了,他才买了一辆三轮车,如今这辆电动三轮车已经是他的第二辆。

 ▲邹志贤的放映工作日记 ▲邹志贤的放映工作日记

  在邹志贤的老物件中,有一本《放映工作日记》,上面记录了哪场电影现场共有多少观众,多的有2000人,少的也有几百人,平均每场都是500人以上。后来,由于电视、网络和手机的普及,露天电影放映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2007年起,国家以发放补贴的方式重点支持乡村电影放映,电影节目单也不断更新。

▲邹志贤和女儿贺晓燕▲邹志贤和女儿贺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