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4年的缘分

  曾在同一树洞偶遇大熊猫幼崽

  时间回到2018年9月23日,沙妈牛布正与同事阿尔拉洛在椅子垭口做大熊猫网格,在一个山的半山腰发现一条兽道,他们顺着兽道走到一株大树下,大树树干直径约一米四,大树里有一个洞,往里面一看有一个大熊猫幼崽。

  “跟这次发现幼崽的是同一个树洞,要不是时隔了4年,两只幼崽姿势不一样,我都怀疑自己在做梦。”沙妈牛布说,“4年前那只幼崽才一个多月,与对讲机差不多大小。”

  为了不打扰大熊猫幼崽,沙妈牛布当时只拍了一段8秒的素材,照了几张相。据他回忆,当时拍照的时候,听到了200米左右熊猫妈妈的声音,“就迅速离开了现场。”

  “2018年还没有安装红外相机,那次在保护区内近距离看到野生大熊猫,是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立40年来首次。”陈明华表示。

  右手掌心曾竹子穿透

  14年中摔倒受伤是常事

  沙妈牛布小时候,曾是个满山追着梅花鹿和豪猪跑的小猎人。

  2008年的时候,因为叔叔的原因,沙妈牛布走上了护林员、监测员的道路,开始从靠山吃山,变成了靠山护山。

护林员、监测员进山护林员、监测员进山

  “刚开始当监测员,我最大的作用就是带路。”沙妈牛布说,随着不断培训学习,慢慢地开始懂了看地图、观察环境和动物痕迹、安装设备等更加专业的知识,“常年在山林里,摔倒受伤那是家常便饭。”

  今年36岁的沙妈牛布,脸上、手上、腿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伤口。2012年,他在做黑熊痕迹监测的时候,不小心脚下一滑,“右手掌心立刻被一个竹子桩桩穿透了。”

  同事都吓坏了,急忙上去帮忙。沙妈牛布自己咬牙把手拔出来,用袜子包好,依然自己背着背包走下来。下了山,他也没跟局里面说,自己去卫生院输了液,二十七八天才养好。

  “虽然危险,但还是喜欢这个工作。”沙妈牛布说,每次监测到珍稀动物,都会觉得非常激动和骄傲。

  除了这两只大熊猫幼崽,今年9月21日,大风顶首次拍到“鸟中大熊猫”四川山鹧鸪的红外相机,就是沙妈牛布安装的。

  为更好地保护好大熊猫

  将请专家对拍摄资料进行研究

  资料显示,四川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78年12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以大熊猫及其栖息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1994年7月经原林业部确认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4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将保护区面积扩大到50655公顷。

  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保护区内有野生大熊猫22只,是凉山州目前唯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大熊猫分布最南端的区域。

  2011年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中,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为中国内陆生物多样性保护32个优先区之一。据最新调查,保护区植被有4个垂直带谱、14个植被型、66个群系,有蕨类植物及种子植物共计176科819属2596种;保护区有脊椎动物30目98科403种,被科研工作者赞誉为“很有价值的生物基因库”。

  “时隔4年再次拍到大熊猫幼崽,充分说明了该区域非常适合大熊猫栖息,大熊猫能在此正常生活和繁衍。”陈明华表示,“只靠我们的技术还不行,将邀请更多大熊猫专家,共同对这些拍摄素材进行研究分析,并持续加强该区域的保护和资源监测,更好地保护好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