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老站房的青石梯

  坚守初心不动摇

  “降在任河的每一滴水,都将汇成穿省过市的洪流。”作为倒流200多公里的汉江一级支流,大竹河水文站是一座承担着汉江上游洪水预报、省界水资源监测等重要功能的水文站。

  2010年7月18日,巴山地区连日暴雨,任河水位不断上涨,即将漫上公路。

  乡政府、街道办组织群众撤退转移,街道工作人员要求夫妻俩迅速转移。刘杰坚持留守在水文站,“当时我让他们先走,我不能离开水文站,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安置人员走后,彭玲开始把重要设备仪器转移到顶楼,刘杰安装临时水尺,两人紧张有序、临危不乱。

  刘杰水中测量

  水势凶猛,一点点逼近水文站房,刘杰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推断出洪峰要到晚上了,他打算让妻子彭玲撤退,自己留下来观测水位、刻画洪痕、给下游报送水文情报。“我不能走,水文人就是哨兵,要吹好哨令。”

  “当时,我一下眼泪就出来了,那是我们遇到过最危险的时候了。”彭玲不愿离开,两个孩子也守着要陪爸爸一起留下来。

  相伴二十余年,刘杰彭玲夫妻俩一起经历多次洪水。光阴荏苒,岁月将两人从而立之年梭织成知天命的中年人,不变的仍是那份初心。

  如今的水文站

  一腔热血赋水文

  如今,在刘杰和彭玲的手上,可以看到布满了密密麻麻细小的伤口。测流时,两人需要在岸上用绳子对拉水里的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在拉扯中,手免不了被割伤。

  “抢测洪峰是水文人最大的使命,有时候根本顾不了那么多。”洪水来临时,刘杰和彭玲为了测得完整的洪水过程,需要在洪水起涨之前抢测洪水起涨水位和流量,洪水来临时洪峰流量以及水落后的水位情况,一分一秒都慢不得,测到数据后立即向上级报送,必须圆满完成报汛任务。

  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上,还有着无数像刘杰彭玲夫妇这样的平凡又伟大的基层水文人。

  降水、蒸发、流量、泥沙……无论寒暑,无论春夏秋冬,每一天都是不一样的记录,每一条河流的变化,每一个水文数据资料都凝聚着水文人的汗水和心血。

  这无数水文数据,看似数值很小,实则又很庞大,承载着下游河边无数人的生命安全。

  而这无数水文人,是风雨中的逆行者,是江河的耳目,是防汛抗旱的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