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深化 注入可持续发展新动能

  “3年来,院士工作站从创新阶段走到了创业阶段,我们围绕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投资和储备了70余个项目,今年内孵化企业将达到10家。”作为落子三江新区的首个院士工作站,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董事长兼总经理华剑锋透露了最新进展。

  创新主体是创新的源头活水。当下,三江新区正在构建企业梯次培育库,以此推进科技创新、积极培育高精尖特企业。截至目前,备案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首次突破200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7家,备案四川省瞪羚企业3家,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

  三年来,三江新区注重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吸引了众多科研机构和企业落地,创新动能愈发澎湃:累计创建省级以上研发平台35个,覆盖动力电池、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全社会科研经费投入21亿元。

  在创新领域,三江新区还创造了多个宜宾“首个”:率先建立科技项目“揭榜挂帅”机制、发布首个产业人才政策……

  推进产教融合。位于三江新区的大学城、科创城是三江新区创新的源头活水。目前,三江新区在校大学生增至9万人,在宜宾的高校设置动力电池、智能终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关联专业85个。“十四五”期间,宜宾还将新增宜宾医药健康职业学院和宜宾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

  “我们将继续抢抓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机遇,依托‘双城’优势,形成更多科技创新体集群。”三江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力争今年在校大学生突破10万人。

  产城融合 塑造绿色低碳新模式

  新春伊始,总占地超1600亩的竹文化生态公园在三江新区拔节生长。

  “我们将增加13个竹构建筑,着力竹文化科普提升,并打造竹建筑剧场。”竹文化生态公园建设单位——宜宾港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建的竹文化酒店将于今年5月试营业。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三江新区将寸土寸金的中心地带拿出来打造特色生态公园,并与宜宾博物院、科技馆相邻,营造宜居、绿色低碳、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获得感。

  当下,三江新区正在加快推动新区由开发区向宜居城转变。譬如,以“模块化”的方式来推动人产城融合发展——犹如一块块拼图“嵌套”在产业园中,配备空调和洗衣机的宿舍、现代商业综合体、卫生院都已建成,并设有小型消防站,接驳车穿梭其中,幼儿园、中学也在规划建设中,新区设计紧凑又四通八达,十分便捷。

  人产城融合发展。三年来,三江新区不断吸引人口流入,常住人口从2020年的26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32万人,再增加到2022年的35万人,三年间增加近10万人。

  在三江新区,生产生活环境更加绿色低碳。在城区,搭载着四川时代动力电池的智轨畅通行驶,让市民能便捷低碳出行;在东部产业园能源港的首个“宜宾造”重卡换电站内,电动重卡仅用5分钟就能实现换电……

  以人为核心,今年三江新区还将高起点规划建设长江工业园“四化同步、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力争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2平方公里,加速推动新区由“区”向“城”转变。

  潮涌三江,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