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熊猫孤岛”让大熊猫“跨区交友”
全国野生大熊猫主要分布在秦岭、岷山、邛崃山、凉山、大相岭、小相岭六大山系。由于大江大河、深沟绝壁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大熊猫栖息地被分割成许多“孤岛”,大熊猫种群也被局限在小面积的栖息地中,进而导致近亲繁殖概率增加。
付明霞介绍,大相岭山系的野生大熊猫分为新庙、泡草湾、二峨山3个局域种群,其中泡草湾和新庙被国道108线分割,一度导致这两个局域种群的大熊猫“无法交流”。为此,四川在108国道两侧规划修建了泥巴山大熊猫廊道。
什么是大熊猫廊道?“是指大熊猫在两个适宜生活环境中往返活动需要经过的区域。”付明霞说,“通过科学手段对廊道地带的植被进行修复和改造,从而让相互隔离的栖息地连通,实现隔离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
效果很快显现。2019年秋季,安置在泥巴山廊道的红外相机首次拍到大熊猫幼崽,此后又多次拍到大熊猫在此活动的影像。
事实上,泥巴山廊道不仅连接大相岭山系内部的大熊猫栖息地,也是连接大相岭山系和邛崃山系大熊猫种群的重要通道。“四调”结果显示,邛崃山系野生大熊猫数量为528只,在六大山系中排名第二。而宝兴县就是邛崃山系大熊猫数量最多的区域。
大熊猫国家公园建立的意义在于能够增强大熊猫栖息地的连通性、协调性和完整性,实现大熊猫种群稳定繁衍。目前,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已完成9条大熊猫廊道建设,以解决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问题,让大熊猫的家园尽可能地连接起来。
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的不仅是大熊猫
目前,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内有1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1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中最为知名的是有着“植物界大熊猫”之称的珙桐,荥经境内生长着世界最大的30万亩野生珙桐林群落。
在宝兴县,“鸟中大熊猫”绿尾虹雉也享受着和大熊猫相似的保护待遇。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自然教育师何冬兰介绍,绿尾虹雉是中国特有的高寒地区分布的大型鸟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世界性易危物种。它和大熊猫一样,都是在宝兴县邓池沟被发现并命名的。
1992年,我国首个绿尾虹雉保护研究中心在宝兴县蜂桶寨乡设立,正式开始绿尾虹雉的人工繁育研究,目前已形成国内唯一的人工圈养种群。
“2012年我们曾放归3只,目前中心还有17只绿尾虹雉,它的人工繁育比大熊猫还要难。”何冬兰介绍,接下来,中心将参照大熊猫人工繁育经验,对科研项目进行系统梳理和提升。
宝兴,取自《礼记·中庸》中的“宝藏兴焉”。在宝兴县林业局副局长熊平看来,宝兴最大的宝藏就是境内分布的1083种野生动物、1837种植物,其中模式动植物602种。也就是说,有602种动植物(及亚种)是在宝兴境内“首次发现且被描述并发表”。
“近几年,通过保护旗舰物种大熊猫,国家公园内的生物多样性得到充分体现。”熊平说,大熊猫国家公园是2021年10月12日中国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宣布正式设立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