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大风

  秦岭、南岭无能为力 秋裤、棉裤护体要紧

  这次“霸王级”寒潮降临,是今冬以来发布的首个寒潮橙色预警,这也是自2016年11月以来,中央气象台再次发布的一个寒潮橙色预警。

  寒潮带来的降温,将0℃等温线南压至华南北部一带,最低气温-10℃线在黄淮南部至秦岭一带。

  面对如此“霸气寒潮”,秦岭表示无能为力,南岭说我也尽力了,武夷山说咱们别跟自己过不去了,让它过去吧!

  另外,这次降温的同时还伴有大风,12月28日在内蒙古西部、西北地区东部有4-5级风,29日内蒙古、华北、江汉、江淮、江南等地将先后出现4-6级风,内蒙古、华北部分地区阵风或达7-8级。妥妥地把人“冻成冰棍”的节奏……像是银川过程最低体感温度将近-20℃,北京过程最低体感温度在-15℃;而在南方,上海、杭州过程最低体感温度也接近-7℃,简直冷如“三九”。

  中央气象台30号消息,长江沿线最高气温已接近冰点,江南和华南北部地区也被收入冷冻箱。

  这个冬天不用妈妈说,一夜之间,寒潮所经地区降温如“跳水”,大家纷纷拿出秋裤、加绒棉裤护体,希望能扛过这个寒潮大boss!对照下面这加绒实力城市榜,看看你那冷到要穿几层绒?

  科普时间:

  “寒潮”如何形成?它怎么可以这么冷?

  寒潮是北方寒冷气流大规模地向南侵袭,如同潮水一样滚滚而来,造成大范围的急剧降温的过程。寒潮是影响我国各地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它是一种范围大、实力强、温度低的冷空气活动过程。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侵入后所造成的降温幅度,在一天之内达10℃以上,同时当地最低气温在5℃以下,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把此次冷空气影响过程叫做一次寒潮过程。因此,并非每一次冷空气活动都叫寒潮。

  我国在冬半年,一般每5~7天就有一次冷空气侵入,最多也不超过8~10天,最少则隔3~5天。人们所说的“三寒四暖”也正反映了这种冷空气活动的周期性。而其中能达到寒潮标准的强冷空气活动过程,每年只有4次左右。大体出现的时间是:

  第一次在10月底到11月初,即“霜降前后”;

  第二次约在11月底到12月初,在“小雪”与“大雪”之间;

  第三次约在12月底到次年1月初,于冬至过后;

  第四次约在1月中、下旬或“小寒”与“大寒”附近,有时也可能出现在2月中、下旬或“立春”前后,个别年份还出现在“清明”时,也即大家所说的“倒春寒”了,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那么寒潮是怎么形成的呢?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形成寒潮的冷空气,是受北冰洋严寒气候影响所造成的,那里一年到头全是阳光斜射,地面得到的热量很少,尤其在冬天,北极地区几乎整日见不到阳光,漫长的黑夜,使地面的热量大量散失,放出的热量远远超过所吸收的热量,地表温度越来越低,1月份的平均气温低至零下40℃;高纬度的西伯利亚等地区,冬季也是冰雪覆盖,那里1月份的平均气温都在零下20℃左右,东北角的雅纳河一带温度更低,曾出现过零下71℃的低温。

  当盘踞在极地上空的冷空气流动到西伯利亚以后,受到地形的影响,又停留下来,这些冷空气就像贮存在一个天然的大冰窖里一样,越积越厚,压力也就越来越大。因此在西伯利亚等地数十万平方千米的面积上,便逐渐形成了一个深厚、广阔的冷高压区。这种冷气团,如水往低处流一样,一遇到机会便离开源地向气压低的地方倾泻。当某一处暖空气的阻挡力量较弱时,它就像匹脱缰的野马从这个缺口猛冲出去。如果向南奔袭,就形成了影响我国的寒潮。

  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虽然很多,但大体可以归结为三条主要通道:

  第一条是偏西路径,自北冰洋上空出发的强冷气团,经中亚细亚从我国新疆侵入,受青藏高原的阻挡,多向东南移行,穿过河西走廊、横扫华北平原;

  第二条是中路,发源于极地和西伯利亚等地的强冷气团,从蒙古侵入我国,经河套地区,直泻华北,并南下至长江流域;

  第三条是偏东路,从慈宁宫鄂霍茨克海南下的强冷空气团,经东北地区,侵入我国东南各省。

  而据中央气象台专家介绍,此次寒潮之所以强劲是两股冷空气相遇“合体”南下影响我国。其中一股冷空气经新疆北部经河西走廊南下,还有一股冷空气从蒙古高原经东北南下,之后两股冷空气相遇合并,整体南下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

  话不多说,赶紧回去穿棉裤了!

  封面新闻综合 王婉君 资料据中国天气网、扬子晚报、新华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