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学明捐赠文物清单。周学明捐赠文物清单。

  “老周”又要捐文物了。7月20日,原四川西昌市文管所所长、副研究员张正宁与西昌市文管所副所长姜先杰,来到西昌市西郊乡长安村钟官坡周学明的家,准备接收这批文物。

  现年66岁的周学明,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爱上文物和考古。30多年来,他已经捐赠了500多件记载着西昌文化历史的珍贵文物。7月20日,周学明又向西昌市文管所捐赠了18件文物,其中,包括距今上千年的大理国时期火葬陶罐4件,这些文物填补了大理国时期白族先民移民到凉山的历史,弥足珍贵。

  “好东西” 捐出千年大理国陶罐

  66岁周学明,是个地道的农民,个子不高,虽然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精干健谈,“一”字形的胡须十分抢眼。

  这次周学明捐赠的文物,数量多达18件:大理国时期火葬陶罐4件、明代火葬陶罐4个、清代墓碑拓片5件、清代石碑3件、民国石碑2件。“都是好东西!”张正宁和姜先杰感叹。特别是大理国时期火葬陶罐,这相当于汉族墓葬制的内棺外椁,品相完好,其外罐色灰,直径38厘米、高30厘米,外饰清晰完整莲瓣纹,重约40斤,内罐外饰12生肖,内有数个铜片。此陶罐反映了距今约1000年前,大理国时期的西昌,崇奉佛教实行火葬的情况。

  所捐石碑,比如《蓝淑榜碑》《姚永富碑》等,记载了石达开率领太平军进入凉山的历史。另外的拓片,收集自喜德县红莫镇桃园村,包括墓表、诗赞、墓联等,内容十分丰富。

  “极具史料价值。”姜先杰介绍说,特别是其中的陶罐,填补了大理国时期白族先民移民到凉山的历史,因为这段历史,在以往的文献上不过寥寥数语。

  捐不停  30年来捐赠文物500余件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西昌及周边地区考古发掘频繁,周学明常常跟着考古队一起出去。原本,考古队只是招他做小工为队员煮饭,但因周学明掌握的考古技术越来越多,便参与到了实际的考古工作。

  随着实地考古发掘经验不断增加,周学明辨别文物的能力也有了较大增长。当时,西昌不少地方都在开荒、修路,有一些文物被挖出来后,大家都不认识,于是被随意丢弃在路边。“这些都是宝贝啊。”周学明说,所有的文物对文化传承而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公民应该去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于是,在凉山州博物馆专家黄承宗指导下,他开始留意文物收集。

  1986年,四川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到西昌调研走访,周学明将自己收集到的27件文物捐赠给了博物馆。他说,虽然之前也零零星星地有些捐赠,但正式捐赠应该从那一次算起。

  30多年来,周学明先后向中国国家博物馆、四川省博物馆、大理州博物馆、凉山州博物馆、西昌市文管所等,捐赠了数百件文物。他说,记得住的就有500多件,还有些捐赠得太零碎,也没记录,自己也搞不清了。

  “考古家”  为了收集文物不顾家

  事实上,有很大一部分捐赠文物,是周学明花钱买来的。

  说到这里,周学明的老伴杜琼珍就开始“数落”起丈夫来。她告诉记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那块记录了石达开率领太平军进凉山的《刘母谢太君碑》。

  1986年左右,周学明在一农户家旁发现了这块碑,他用两块水泥板将这块石碑换了回来。石碑很大,他请了四个小伙子来运这块碑,每个人10块钱的劳务费。最后算下来,为了这块石碑,他前后花了一百多元钱,而那个时候,一斤米才两毛钱。

  “我跟他吵了很多次哦。”杜琼珍笑着说,当时没少对丈夫发脾气,有时候为了去收一件文物,周学明甚至把家里的口粮都翻出来拿去卖了。杜琼珍说,考古和拓片工作很多时候都是在深山老林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些地区还有狼,她在家里提心吊胆,而丈夫却不以为然。还有一次,周学明出去搞拓片,路上遇到歹徒,身上近万元被洗劫一空,最后朋友借了他20块钱,才回了家。

  “这些都还不算,农忙的时候,我经常一个人忙到半夜。”杜琼珍说,她常一个人在田里劳作到半夜,“家里的娃儿也没咋个管。”

  尽管如此,这些年来,杜琼珍还是慢慢理解了丈夫,也支持丈夫将这些费尽心血收集来的文物捐献出去。“他做的事情,还是非常有意义。”

  (原标题:西昌66岁老农30年捐赠500余件文物,距今上千年大理国陶罐“极具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