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最大交易市场迎新生
成都城北的肖家村四巷十字路口,荷花池片区第一个市场——金牛区属荷花池市场就位于这里。1986年,当时的成都市工商局投资挂牌成立荷花池市场,成都首个专业化的消费品批发零售市场开门营业。很快,荷花池市场周围冒出一大片服装、小百货、文化用品批发市场。“(荷花池市场)什么都能买到”,这是很多年成都市民口口相传的生活诀窍。
王斌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荷花池市场经营服装,依靠一个狭小的摊位,赚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在成都这座大城市成家立业,站稳了脚跟。
荷花池市场,那座曾经每天凌晨3点就开始营业的老楼里,慢慢造就出了一个、十个、百个百万富翁……这个位于成都城北的交易市场,也逐步成为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最重要的日用商品集散中心。
经过近20多年发展,原来的荷花池市场累积的问题越发突出,长期存在商铺拥堵、环境差、电线老化、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虽然被四川省、成都市两级政府部门多次挂牌督查整治,但因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彻底改变“脏乱差”的刻板印象,荷花池市场也一度和“低端”一词划上等号。
2012年,随着成都“北改”政策的推进,当年3月19日,金牛区政府发布《关于实施区属荷花池市场关闭提升改造的公告》,正式提出金牛区属荷花池市场将于2013年2月8日正式关闭改造,替代新项目将按照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形态定位,打造“集精品零售、大型卖场、商务办公等为一体的商业商务综合体”。
金牛区政府作出荷花池市场率先实施关闭提升改造的决定,意图通过对国有市场率先改造,引导荷花池商圈提档升级,但这一本意良好的决定,却带来了一场延宕至今的纠纷。
商铺面积被诉变相“缩水”
荷花池市场老商户王斌告诉上游新闻记者,2012年荷花池市场关闭改造时,原金牛区属荷花池市场的商户,与业主方金牛区市场开发服务中心签订了《区属荷花池市场关闭提升改造安置协议》,约定交出原来的铺面摊位,并在新修建的安置项目内安排新营业位置,具体位置将通过抽签等方式确定。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老荷花池市场关闭时,市场方和商户们签订协议中明确约定其建设项目期为3年,但截止2019年11月20日,金牛区市场开发服务中心才对外发布公告称可正式交付实体商铺。商户们认为,这一严重超期已导致商户们错过了传统线下市场经营的黄金期,造成了租金标准高、盈利空间减少等问题。
此外,王斌和其他商户们前往新市场收房验屋时更发现,等待已久的新铺面,与想象中差距很大。
王斌和市场方签订的《商位租赁信息确认表》显示,其商位面积合计24.13平方米,一道卷帘门安在铺面内,“这个门一装,我的铺子4个平方没有了。按比例算,16.6%的面积就没了。”更让王斌无法接受的是,虽然市场方承诺要解决这一问题,但后续的保证金、租金、物管费等,仍然按24.13平方米的标准收费,“寸土寸金的商铺里,装个门就占了4个平方,我还要为此付费,这是什么道理?”
和王斌一样遭遇商铺面积缩水的,还有另一个商户张成(化名)。他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自己的商铺位于新市场负一楼,里面出现了超过正常情况的消防栓、水管,严重侵犯了自己的合法利益,“我在收房时就给商场方提出整改要求,他们收了7000多元费用进行整改,但就是很简单地移位处理。”
更让张成匪夷所思的是,“我发现铺子连门都没有,马上找到市场要求处理,但他们是用摊派手段,收了3万元才给我处理,但到现在都没有装门。”因出现商铺没有门这一问题,张成的铺面虽然名义上完成了收房手续,但时至今日都没有完成基本装修,“虽然各项费用都在给我们计算,但营业赚钱都还是一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