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仅环城生态公园

  每年生态服务价值约269亿元

  成都创新生态价值转化。2021年,成都创新“森林+”“绿道+”“林盘+”策略,制定公园(绿道)场景营造和业态融合指引,发展户外经济、首店经济、周末经济等新消费新业态,打造新金牛公园、天府艺术公园等场景品牌120个。

  据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估算,仅环城生态公园,每年生态服务价值约269亿元;未来40年,总价值将达1万亿元以上。全环10万亩农田,每年将为市民带来人均5公斤的粮食和蔬菜。

  锦江公园推出“日游锦江”“夜游锦江”系列玩法,日间看蓉城新貌、夜间赏万家灯火。新增音乐广场码头精华体验游、望江码头往返、石牛堰码头往返3条特色游线。2022年春节期间,成都全市公园绿道游客量达438万人次,实现营收3515万元。

  2021年底,成都提出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确定推动12个产业生态圈和20条重点产业链提能升级的目标。未来,成都将进一步推动产业增绿,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围绕五大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建圈强链,推动绿色产业载体建设等。成都提出,到2025年,绿色低碳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0%以上。

  D

  体育人口比例提升至48.6%

  自行车消费增长幅度最大

  公园城市建设能提升市民生活品质。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初步估算,环城生态公园的逐步建成会产生积极的生态环境效益,比如公园具有“冷岛”效应,夏季高温天气能降温1.0℃—2.5℃。

  在成都,绿道骑行成为流行休闲娱乐方式。2020年,成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742万,体育人口比例提升至48.6%。根据抖音热力指数和百度搜索相关数据,成都市民对运动的关注热度已超越火锅。

  迪卡侬销售数据显示,成都人体育消费品增长幅度最大的类别是自行车;排在体育消费同比增长第二、第三位的运动,分别是徒步登山运动(增长20%)、跑步运动(增长11%)。

  目前成都境内已知分布鸟类达500余种。观鸟已成为成都户外科普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据环保教育机构乡野走廊的数据,2016年,只有100人参加乡野走廊的观鸟活动;2021年,有上千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