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好盆友”地质考
海盆时代
中生代三叠纪时期,扬子、羌塘地块向北拼合,现今川陕等区域在干旱气候环境下,出现大规模的咸化海——上扬子蒸发海,规模达到50万平方公里,比现在四川省面积还要大。
湖盆时代
而后底壳的“印支运动”,四川盆地的边缘逐步隆起成山,四川盆地地区整体抬升,盆沿围了起来,被海水淹没的地区逐步上升成陆,由海盆转为了湖盆,称为“巴蜀湖”。今天四川省的大部和重庆市的大部都处于湖中。
陆盆时代
后来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四川盆地随之抬升,湖盆逐渐缩小,在盆地内沉积了厚达数千米的红色岩石,形成如今的模样。
公元724年,时值盛唐,24岁的李白第一次离开四川盆地。出川途中,船行半夜,“谪仙人”写下了这首28字带了川渝5个地名的千古绝句: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300年前李白走出盆地的经历,用诗歌形象描绘了成都、重庆两大都会“山水相依”的天然联系。那么问题来了,李白出川,为什么不往北,偏偏往南然后往东走重庆?为什么去重庆就能顺流而下不费力?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四川盆地的地质构造寻找答案。
4月初,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拜访旅游地质专家李忠东,他给我们从盆地地质演化、地质构造的角度,找到成渝“山水相依”科学层面的关联。从科学层面讲,远不止古代,遥推到史前甚至亿万年前,成渝双子星,就早已是密不可分的一对“好盆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