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招:借势借力

  区域中心城市要深化与成渝“双核”的协作配套,优先承接功能疏解和产业外溢

  如果说长三角等地是“众星拱月”,那么成渝地区就像是“月明星稀”。

  会议用这样一组形容词,简明扼要道出和发达地区相比,成渝在区域发展态势上存在的巨大差距:看长三角,围绕上海这轮“明月”的,是苏州、杭州等5个全国城市GDP前20强;看珠三角,环绕广州、深圳的,是佛山、东莞等一批GDP逼近甚至突破“万亿大关”的城市。反观成渝,“双核”已破万亿,但周围没有一个城市GDP超过3000亿元。

  改变这一现状,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必然要求。“如果任由区域间出现发展‘断层’,那只会极大影响区域一体化进程。”省经济发展研究院区域和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建平表示,而要填平“断层”不能光靠重庆、成都,区域中心城市也必须成为撬动整个区域发展的“支点”。

  要实现从“月明星稀”到“众星拱月”,就必须培育壮大区域中心城市。从何入手?

  会议提出两方面要求,其中一方面是“借势借力”——区域中心城市要深化与成渝“双核”的协作配套,优先承接功能疏解和产业外溢,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链、价值链。

  对此,宜宾市委书记刘中伯有直观感受。分组讨论时,他特意和大家分享了一个好消息:如果一切顺利,年内成都市潜在“独角兽”企业极米科技的生产基地就将在宜宾竣工投产,5年内所在园区产值预期达200亿元,“事实证明研发在成都、生产在市州,这条路完全走得通!”

  不止一位受访者谈到这背后的经济学逻辑:成渝两市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而其他区域中心城市基本处在工业化中期,“发展水平的差距,会推动形成发展梯度;而不同梯度间,更容易产生错位分工——这就有了协同发展的立足点!”王建平介绍,借“双核”之势,区域中心城市完全可以实现快速发展。

  第二招:苦练内功

  将统筹规划布局一批省级新区,提高区域中心城市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

  培育壮大区域中心城市,会议提出另一方面要“苦练内功”——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在产业、通道、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城市空间供给,提升要素集聚能力,更好支撑国家战略实施。

  “根据民企调研反馈,达州除了用地成本稍微便宜一点以外,其他成本优势并不明显。以用工为例,东南沿海的社保是按人缴纳。我们这边,有的还在按营业额比例等方式收取!”达州市相关负责人坦言,这激发了当地的危机意识,目前已在补齐公共服务短板、进一步发挥交通枢纽优势等领域重点抓好相关工作。

  为帮助提升“内功”,会议还透露,省委决定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中心城市,统筹规划布局一批省级新区。

  对省级新区,与会者并不陌生。今年2月,全省首个省级新区——宜宾三江新区正式获批成立,两个月后,成都东部新区获批成立。多位与会者谈到,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和动力源,省级新区在提高区域中心城市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这也就不难理解,会上各地对这一消息的积极态度。南充市委负责人表示当地正在谋划申建省级新区,绵阳市委书记刘超也表示,要加快申建省级新区的速度。

  发挥重要节点城市比较优势

  从来都不是“旁观者”

  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是关键

  川报观察记者 邵明亮

  马尔康到成都,汽车要跑300多公里,到重庆的距离更是这个数字的两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阿坝能做什么?”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刚开始,阿坝州委书记刘坪就在思考。

  随着会议进行,问号逐渐被拉直。会议明确提出,省内重要节点城市要立足自身定位和比较优势,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强与成渝“双核”的功能协作。

  重要节点城市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距离,是不少人都谈到的话题。

  离成都近,德阳、绵阳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和重庆毗邻,广安、遂宁等地要扮演的角色也不难理解。但对距离“双核”相对较远的其他重要节点城市,该怎么理解它们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关系?

  “省内其他重要节点城市从来都不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过程中的‘旁观者’。”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杨明洪认为。会议明确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过程中,省内其他重要节点城市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省政协副主席、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进一步延展了这个话题:凉山完全能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这也是巨大机遇。省政协副主席、甘孜州委书记刘成鸣说,即将开工的川藏铁路,打通了连接成渝的主干线,甘孜同成渝未来的交流交往将更加紧密。“广安凭借自身具备的特色优势,借势借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赋能自己,可以练好内功。”广安市委书记李建勤认识到,广安的新机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