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的同学为浩子加油。▲宣汉的同学为浩子加油。

  覃浩生病了,最先透露消息的是上海的同学。覃浩去上海治疗时,联系了这个同学。后来上海等地的同学,也专程去江阴看望了他。

  王赤道说,宣汉老家有30多个同学,需要有代表去看望。王赤道是班级群群主,“群委会班子”这次去了4个人。去的路上,大家多是沉默着,回来时心情倒是轻松了,因为他们看到了浩子的坚强和乐观。

  这次前往江阴,覃浩堂弟覃本友也跟着一起过去了。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每次回宣汉老家,哥哥覃浩都会跟同学们聚会。他们这帮同学感情特别好,特别真挚。

  上世纪80年代的“尖子班”

  “4班已经成为一种精神力量,4班已经深深根植在每个同学内心,4班永远把游子紧紧团结在一起,战斗在一起,呵护在一起。”

  2017年,南坝中学初87级4班“30年同学聚会”之后,做了一本纪念册,前言是覃浩写的。

  南坝中学位于宣汉县南坝镇。这个地处大巴山里的学校,有着近百年的历史。1984年秋,学校在宣汉“上五区”选拔一拨学生组建“尖子班”,这就是他们所在的初87级4班。

  班主任李本华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当年县级行政区划下设有区,区下面再设乡镇。宣汉县共有11个区,“上五区”是指宣汉县辖内前河上游的5个区,占宣汉县大部分的面积,也是宣汉最偏远的地区。

  班上一开始招了50多个学生,后来陆续扩招,最多时一度达到80多人。3年时间,进进出出,班上总共有90多个学生。已经72岁的李本华对这个班印象深刻,这是南坝中学当年的一次改革尝试,从半个宣汉选拔优质生源,后来因其他区的学校强烈反对,学校组建“尖子班”也仅此一届。

  ▲南坝中学初87级4班毕业照。  ▲南坝中学初87级4班毕业照。

  与其他初中年级的班不一样,这个班的学生来自更远的地方,所以大部分学生都需要住校。那时交通不便,十二三岁的孩子卷着被子、背着粮食来到学校,往往要一个月、一学期才能回家一次。

  学校把这群孩子交到李本华手里,他觉得责任重大。除了教学,他还必须教这些孩子洗脸、折被子、洗衣服……他专门制定了班规,组建互助小组,让年纪大点的孩子照顾年纪小的孩子,在食堂帮忙打饭,在寝室帮忙盖被子……

  学校经常缺水,洗衣服、洗脸要到一公里外的前河去。有的同学好几天都不洗脸、不洗脚,李本华让同学们互相监督,也让个子大的同学帮忙打水。李本华说,根据这个班的特殊情况,他摸索出一套管理方式,强调团结互助,让这些孩子自立、自信、自强。他后来在宣汉很多学校巡回演讲,专门介绍了这个班级的管理经验。

  南坝中学有初中和高中,初87级4班是学校公认的“尖子班”,学生是成绩最好的学生,老师是最骨干的老师。

  彭咏梅记得,那时候老师对学生特别好,“把我们当自家孩子一样。”但在学习上,老师要求也特别严格,每天吃了晚饭,别的班的学生还在操场玩,4班就被要求到教室自习。

  有一次彭咏梅没考好,李本华拍着教尺责备,“你还是尖子班的,你这个成绩,只能证明你的尖子都被磨平了……”彭咏梅说,她至今清楚地记得老师说过的这句话,4班的学生,从一走进学校,就被灌输将来是要考大学的,是要走出大山的。

  李本华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个班绝大部分学生,确实通过读书走出了大山。班上后来考上大学的有30多个,考上中专、中师的有10多个,还有一部分读完高中,通过招考参加了工作。还有一个学生考上了清华大学,读了两个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