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水“相生相抗”的古城变迁

  大多数文明总是伴水而生,但许多人类的发展史,又是一部与水的斗争史,这在蜀地尤为明显。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从不同年代古城之间的选址、修筑方式等变迁,也可以看出那时古蜀先民与水的“相生相抗”。

  在最早出现的新津宝墩古城、大邑高山古城、盐店古城、崇州紫竹古城4座古城,城址均为单重城墙,外设壕沟。

  “从选址上来看,均既邻近水源又避免水患;从筑城技术来看,均为平地起建、城垣斜向堆筑,略加拍打,没有夹板束缚,堆积土层厚薄不匀;从城垣结构来看,都为高耸的城墙,外侧有壕沟。”唐淼介绍,这样的选址位置和修筑方式,与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澧阳平原史前城址类似,而与黄河流域史前城址城墙有较大差异。

  唐淼说,这些位于长江流域的史前古城的修筑方式,都有着十分类似的治水功能,城墙的首要功能当然是防御,城墙与壕沟形成的高差有利于防御外侵;但同时城墙挡水、城壕泄水避免水患对古城的冲击。此外,利用壕沟治水,将进入城内的水量予以适当控制,这样既能保护城内的民居房舍,又能管理水资源,服务于农耕。

宝墩古城遗址游梗子西段探沟宝墩古城遗址游梗子西段探沟

  当宝墩开始修筑外城墙时,都江堰芒城、崇州双河古城两座城址也开始修筑,这两座古城地势更高,均位于岷江冲积扇后缘,靠近岷江出山口的位置。“一方面,人口增长、社会发展,人们需要更多的居住场所;另一方面这一时期虽然宝墩古城等城址仍在使用,但因选址位置较低,饱受水患困扰。”唐淼说,因此古蜀人们向地势更高的岷江冲积扇后缘区域部分迁徙。

  都江堰芒城、崇州双河古城两座城址修筑方式较特殊,单重城墙之外再加筑一道墙体,形成双重城墙,进一步突出御水功能。

  其中,都江堰芒城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在这里,可以清楚看到不少留存下来的内外城墙的一些残垣。据考古研究,内城城墙现存宽5-20米、高1-3米;外城墙现存宽5-15米、高1-2米。内外城墙之间地势低洼,似为城壕。

  到了宝墩文化三、四期,前期出现的城址多已废弃,古蜀先民们第一次进入到平原腹地,新修筑了温江鱼凫城、郫县古城两座城址。

  “此时先民不仅在城内生活,城址之外亦有大量人群分布。城址周边有多处宝墩文化晚期中小型聚落,表明该时期人口急剧增长,社会复杂化程度加剧。”唐淼说,宝墩文化三期之后的房屋数量增多,面积普遍变小,单个房内居住的人口变少,可能是因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由几代人集中居住的大家庭向小家庭结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