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古蜀农耕文明

  “天府之国”,沃野千里,成都平原农耕文明传承久远,最早的追溯,同样是宝墩文化时期。

  每年从5月开始,成都平原迎来水稻插秧的农忙时节,连片沃土满眼新绿。而在4500年前,古蜀先民们也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种植水稻。

  根据考古研究,在宝墩文化之前,川西人群生业形态以旱作农业为主,兼营渔猎,而到了宝墩文化时期,通过植物考古的浮选大植物遗存、植硅体的研究表明,那时古蜀人的经济结构已经转变为以稻作农业为主,兼有粟作农业。并且宝墩文化各时期,水稻在作物中的重要性呈上升趋势。

  那么,水稻种植的技术又从何而来呢?

  “长江中游地区水稻种植历史悠长,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1万多年前的湖南玉蟾岩遗址,宝墩文化水稻种植技术很可能由长江中游地区传播而来。”唐淼说。

宝墩古城遗址出土器物宝墩古城遗址出土器物

  除了种植水稻,宝墩文化时期,古蜀人还开始对猪、狗等家畜进行驯化,奠定了古蜀文明乃至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的生业基础。

  随着文明发展,到了宝墩文化晚期,由于人口的极速增长,需要更多的稳定食物来支撑人口发展与社会分化,而成都平原腹地广袤的沃土更利于以稻作为主的生业方式开展,先民逐步离开早期城址,深入成都平原腹心地带。“环境考古成果表明,成都平原的气候在宝墩文化时期逐渐干冷,水域面积减少,为先民进入平原腹地提供了可能。”唐淼说,随着水稻产量上升、耕地扩张、人口急剧增长,宝墩先民阶层进一步分化,社会复杂化程度加剧,文明程度逐步提升。

  由此表明,稻—粟兼作农业体系和家畜饲养奠定了古蜀文明乃至“天府之国”农耕文明的基础。“因此,宝墩遗址是成都平原稻作文明发源地,是成都平原稻谷农耕种植的初始发现,是天府农耕文明的起因,具有始源性质的重大意义。”唐淼说。

  正是以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为代表的宝墩文化为起源,接续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三星堆文化,再到以十二桥遗址、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十二桥文化,再到以成都商业街船棺墓为代表的晚期蜀文化,勾勒出古蜀文明长达2000年的发展脉络。

  作为古蜀文明之源,宝墩文化中的诸多创新创造,也深刻影响了后来古蜀文明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创造。“例如宝墩文化中的制陶、石器工艺、筑城技术、大型建筑基址布局、小型建筑营造方式、水稻种植、家猪养殖等因素,都影响到了之后三星堆文化以及以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十二桥文化。”唐淼说,应该说宝墩文化为三星堆文明的起源,找到了重要的线索,三星堆文化是在宝墩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原文明因素、长江中下游文明因素综合发展而来的。

  (图片均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