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的生活往往会有“惊喜”发生,前几天还是26℃的艳阳天,转眼间气温骤降。于是,不少穿着短袖的成都人开始换装,由于突然降温来不及添置,在外卖平台选购御寒用品竟成为防寒救急热门选择。

  从各大外卖等电商平台的销售数据来看,10月24日、25日成都出现了点外卖买保暖用品高峰,单人被、暖宝宝、取暖器等等商品销量增长较大。

  10月25日,成都气温由前天的26℃,骤降至10多度,上午11时全市普遍在14~16℃之间。由此,#成都人昨天短袖今天棉衣#也登上了微博热搜。

  “真的是一夜变冷,昨天路上还有人穿着短袖,今天就掏出棉袄了。”不少人成都人从衣柜里搬出了毛衣、绒衣。当然,还有些来不及添置衣物的人索性在外卖平台上迅速下单,保暖内衣、厚袜子等御寒物品一键下单后,很快就能送到家。

  24日夜里,市民伍女士在外卖平台上给孩子选购了一件羽绒薄外套。她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孩子第二天要上幼儿园,她翻找衣柜才发现去年孩子的冬衣都嫌小了,伍女士就想到了外卖选购。

  记者从多个外卖和电商平台了解到,10月24日、25日成都出现了外卖买保暖用品高峰。气温骤降让市民感受到凉意,一些相关产业的购买却在市场上掀起“热效应”。零售平台保暖、火锅食材等商品受热捧,催生“暖经济”。

  “不起球防静电,最后100条,直接发走……”25日下午,一家成都本地商家正在直播间售卖围巾,镜头中工作人员正整理即将发货的产品。该店店主介绍,猝不及防的降温,购买围巾等御寒物品的订单明显增多,仅24日这天就比前几天增长近7倍。“这些小物件,虽然不贵,但是恰逢时宜,所以买的人也多。”

  美团外卖平台数据显示,受降温天气影响,24日当天,成都单人被销量环比上周增长66%,成都单人被销量增长262%,取暖器销量增长75%。数据显示,在入冬保暖用品的购买上,成都、重庆双双进入榜单前五。10月以来,暖宝宝、电热毯成为成都用户选择最多的入冬保暖商品,销量同比增长730%和1700%;重庆市民购买护膝、棉拖鞋居多,销量同比增长220%和470%。值得关注的是,24日,成都宠物毛毯销量环比也增长了115%、猫狗鞋服销量增长10%、猫狗窝销量增长15%。

  记者从饿了么平台了解到,随着成都地区降雨增多,气温降低,外卖订单也出现了小幅增长。其中,冒菜、滋补炖汤、米粉米线和火锅麻辣烫等“保暖食物”增幅最为明显。具体来看,滋补炖汤上涨了40%,米粉米线上涨了43%。而羊肉汤锅作为成都冬天的应季美味,订单增长幅度最为明显。

  红星新闻记者 戴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