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内地第四场”不相匹配的是,双流机场的小时航班量低于周边省会城市,这带来航班正点率下降、新增时刻难求等问题,航空公司不得不采用宽体机飞成都,以增加单个航班的旅客量。

  随着天府机场的投运,这一局促将迎刃而解:天府机场本期能满足年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的需求,与双流机场“两场一体”运营,预计到2025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1亿人次。更宽的空域、更大的容量,从天府机场飞将更从容。

  大和小的考量:

  “一”裂变为“二”,让乘机体验更佳

  2015年,天府机场项目获得国家批复立项后,四川省机场集团随即面向全球,征集航站楼方案。当中标方案公布时,公众惊奇地发现,天府机场将开全国先河,一次性建设两座航站楼。

  这不是设计师的创意,而是省机场集团作为业主单位提出的。为什么如此考量?伍丁解释,当时,国内机场航站楼都是单体建筑,客流量越多、航站楼越修越大,随之带来旅客步行距离越来越远、取行李等候时间越来越长等问题。民航业内开始思考:如果一座大机场,一次性建两座适中的航站楼,是不是就能破解这些难题?其时,天府机场正准备“上马”,四川决定突破创新,大胆地进行了“首创”的探索。

  依托跑道构型的特点,结合实践经验,两座航站楼“手拉手”,再将综合交通换乘中心放在了航站楼中间,这样乘客无论以哪种交通方式抵达,都能很快地进入航站楼;指廊型的航站楼,拉长了空侧岸线,这让天府机场的近机位(靠近廊桥)数达到了97个,在同体量机型中位居前茅……这一切带来的直接利好就是,乘客在天府机场,可以得到非常舒适、便捷、轻松的体验。“这也是我们的追求和期盼。”伍丁笑着说。

  还有一个小细节:天府机场建设场址较初期规划有点小偏移——往西挪了几公里,更靠近成都城区。如果以一把直尺来测量,双流机场外侧跑道距天府机场最靠西的跑道,正好间隔50公里,这也是在满足独立运行的空域条件下、两座枢纽机场间能达到的最短距离。这样的无限接近,也为四川首创的两座机场“一体化”运营,带来了更丰富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