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和快的互博:

  既要克难,也要建精品

  2016年12月,在开工仪式举行半年后,天府机场地基处理及土石方工程中标单位进场,正式拉开建设序幕。此后,不到5年,一座占地22平方公里、建有3条跑道、71万平方米航站楼及诸多配套设施的全新枢纽机场就拔地而起。“这样的速度,在同体量的机场建设中是比较快的。”伍丁说。

  但机场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几年来,丘陵场区的复杂地质难题、轨道交通影响、2018年强降雨恶劣天气、新冠疫情影响等难题接踵而至,它们犹如反向力,拖拽着往前奔的建设进度。既要克难,又要建“精品工程、样板工程”,一场互博战悄然进行。

  天府机场场址位于浅丘地带,本期建设,为了平整出20多平方公里的场地,将300多座山头削平,并用土石方填平冲沟。但是现场地质条件太复杂,填平之处一直有微沉降,这对技术要求高的飞行区来说,是致命硬伤。怎么办?

  针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在开工前一年半,建设工程指挥部就组织开展了试验段研究,以试验段先行,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大量的技术、工艺的试验,不断优化调整设计方案。1400 万余平方米的飞行区,从开建初持续到竣工,记不清做了多少试验。有一点始终确保:工程质量都处于监测之下。

  但是现场地质条件太复杂,填平之处一直有微沉降,这对技术要

  求高的飞行区来说,是致命硬伤。怎么办?以试验段先行,在过程中

  进行大量的技术、工艺的试验。1400 万余平方米的飞行区,从开建

  初持续到竣工,记不清做了多少试验。有一点始终确保:工程质量都

  处于监测之下。

  航站区建设初期,则遇到了“硬”的难题。T1航站楼下是坚硬的岩层,最硬的地方硬度堪比C60混凝土的强度,在这里挖基层,相当于要把C60混凝土从地里给“抠”出来。一钻下去,直冒火花。为了赶上大队伍的进度,建设单位把成都市场的360旋挖机全部租了下来,组织最优秀的旋挖机司机,人停机不停,二十四小时作业,如期完成了建设。

  2018年,航站区土建工程正处于关键时刻,却遭遇了50年一遇强降雨,仅7月,31天中就有26天出现不同程度降雨,成自高铁基坑积水达半米深。长达3个月的连续强降雨,让基础施工受到严重影响。那段时间,只要具备施工条件,就见缝插针、增加人力物力等投入,以时间换空间,得以“抢”回了进度。

  精与优的并进:

  以科技创新,引领“中国建造”

  19项全国或业内领先!今年6月上旬,在投运前的最后一“关”考验——民航专业工程行业总验和使用许可审查终审时,天府机场呈现出的创新实践,受到民航管理部门、专家们的高度认可,一次性通过了总体验收。

  “天府机场从规划建设初,就提出打造‘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型机场。”伍丁说,为提高机场安全水平、运行效率、服务品质和建设管理能力,科技创新引领,天府机场开展了大量创新及实践。

  初期平整场地,要将300多座山头削峰填谷,方圆22平方公里成了一个大工地,建设高峰期期间,每天有2万多人现场施工、超2万台次车辆进出现场。如何实现对建设进度和质量的有效管理?建设指挥部开发了数字化管理系统,应用北斗卫星定位,实现了对22平方公里建设现场的可视化管理,这也是全球最大的机场工程数据化施工现场。

  航站区建设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程,仅就结构来说,地面层、地下层有衔接和交错,每一层的空间高低都不同,还要综合统筹土建、安装、装饰等环节。建设需要按图施工,土建施工进场时,建设单位拿来设计图,一套就有1吨多重,用货车拖到现场。“如果用传统的二维图纸,效率将非常低!”建设指挥部大胆将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到航站区建设的全程,在电脑上先建模,管线是否有碰撞、层高是否合理一目了然,把痛点在设计阶段就“消化”了,后期施工效率大为提高。

  BIM的效果有多好呢?一个小故事可以佐证。T1、T2航站楼候机大厅的羽毛形状吊顶,为异形的双曲面,6万平方米吊顶,每一块尺寸都不同。应用BIM技术,每块吊顶都有了量身定做的尺寸,交由厂家生产,大量减少了后续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