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上看底色
列出“硬杠杠”,实行动态管理有进有出
要高质量创建,必须要高起点规划。“创建过程中,各地党委政府结合地方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邀请专业科研机构参与,高起点编制创建规划。”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将规划作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的指引,并作为考核验收的重要依据。通过科学制定规划,形成创建工作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
各地党委政府突出重点,项目跟着规划定、资金跟着规划走,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目前,全省183个县(市、区)中已有121个编制实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级规划,成都、巴中等7个市(州)编制实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市(州)规划,“以规划为引领,各地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空间格局、生态产业发展、重点民生工程建设和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协同推进。”上述负责人说,以成都平原区为例,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很大,但通过争先创优,已有24个县(市、区)获得国家命名。此外,巴中作为四川和原川陕苏区唯一的全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率先整体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走在各市(州)前列,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高质量的考核评价,才能更好助力高质量创建。生态环境厅在联合审查和考核验收中,将规划是否全面落实作为考核验收的重要依据,严格考核、优中选优,确保获得命名的地方实至名归。其中,生态环境案件、安全生产事故、生态红线、耕地红线作为“铁指标”“硬杠杠”,实行一票否决,严把环境质量关、民生改善关,对于不合格的坚决不予推荐。
“有进有出也是高质量创建的一个特点。”上述负责人介绍,示范创建每3年开展一次复核,做到动态管理,不断擦亮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品牌。
探索中看成效
因地制宜让青山既长“叶子”又长“票子”
在成都,抬头望雪山,已经成为市民享受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在大城市遥望雪山的背后,则是各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不懈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努力。
成都市郫都区将保护成都市民饮用水安全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打好大气和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常年保持水源地“零事故”和水质100%达标。“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带来的则是一条因绿而美、借绿生金的绿色发展道路。2022年,郫都区位列赛迪百强区第87位、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41位。
以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为抓手,在促进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提升的同时,四川各地重点坚持“五个结合”,促进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等,让青山既长“叶子”又长“票子”。
巴中市作为革命老区,全市林草覆盖率达到63.7%,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生物多样性本底较好,所辖5个县(区)中有4个获得国家称号、1个获得省级命名。当地着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生态农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后劲足。西昌市有美丽的邛海、充足的阳光、蓬勃发展的安宁河谷,文化旅游和康养产业逐渐发展为支柱产业。成都市双流区则坚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污染防治攻坚相结合,既治水面、更治岸上,系统推进锦江流域水污染治理攻坚,黄龙溪国控断面水质由2016年劣Ⅴ类提升到Ⅲ类,连续3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
在创建中,各地也因地制宜,探索与绿色产业发展、生态价值转化、乡村振兴等相结合的路子——
都江堰市生态本底好,大熊猫国家公园面积占全市面积的32.62%;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好,聚焦“大遗产、大灌区、大熊猫、大青城、大冰雪”,打造了融创文旅城、川西音乐林盘等新地标。
沐川县竹产业资源丰富,当地将生态产品融入居民日常生产生活,形成了“原竹—竹浆—竹酒—文化用纸—生活用纸—竹食品—竹旅游”全产业链条。
色达县作为典型的高原牧业县,坚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价值转化相结合,草原保护卓有成效,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达70%以上。以此为基础,全县着力发展牦牛等优势特色产业,“色达牦牛”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目前,色达全县已组建4个林草合作社,开发生态公益性岗位1689个,340户低收入农牧民实现户均年增收1800余元。
宜宾长宁县竹产业资源丰富,有四川唯一的国家级竹类自然保护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竹产业和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迅猛。十年来,不仅林草覆盖率不断增加,地质灾害防治取得成果,还积极探索“生态农业+旅游产业”的生态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