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财经|时尚|艺术|运动|娱乐|汽车|教育|站内导航
素质教育

新浪四川>素质教育>家庭教育>正文

孩子 面对黑暗 别选择死亡 选择反抗!

2018年04月16日 16:12 综合 

  近日,武汉理工大学优秀硕士生陶崇园因不堪导师役使和逼迫,毕业前夕绝望跳楼身亡,引起了公众极大的愤怒。

  继西安交大博士生杨宝德难忍博导奴役溺水自尽,前北大教授性侵女生致其自杀后,我们再一次惶恐地看到圣洁的象牙塔,高雅的学术殿堂里龌龊的灵魂。

  这些高学历人才还来不及实现自身价值,就被堪堪逼死。

  这其中,需要我们反思的东西太多太多。

  忍一时,不见得风平浪静

  ——我感觉要崩溃了,不晓得怎样摆脱王老师。

  ——再忍忍吧,能不翻脸就不翻脸,挺几个月就过去了。

  ——妈,我的心里你不明白。

  这是陶崇园和母亲最后的对话。之后,陶崇园在母亲的面前,纵身一跃,从高楼坠下。

  我们无法体会陶妈妈亲眼看着孩子死亡的痛。

  我们也无法得知,如果陶妈妈在那一刻不要让孩子忍下去,与孩子“共情”,结局是否会不一样?

  悲剧已然发生,我们能做的是反思,不让此类悲剧再度上演。

  中国是世界上“容忍度”很高的国度,中国人,尤其是上一代老人,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吃亏是吃福”。。

  可现实却告诉我们,能“忍”的孩子反而被欺凌的越惨。

  陶崇园可以拒绝王攀提出的买饭、洗衣、跑腿、叫爸爸等要求,可以把聊天记录(他把与导师的聊天记录保存在文件夹里)给校领导看、找媒体记者曝光,但他忍下来了;

  杨宝德也忍耐着为导师浇花、打扫办公室、陪逛超市、去家中装窗帘等等,他的同学面对同一导师却选择“叛逆不回导师微信”;

  陶崇园说过一句话:“他(王攀)知道我心软,捏着我玩的。”

  可这些孩子的心软,甚至是生命,不会换来导师们的一句“对不起”。

  陶崇园去世后,王攀第一时间是“洗白”自己,表示陶崇园自杀是因为有抑郁症等等。

  当善良没有锋芒,就会伤害自己。

  “软柿子”是怎样养成的?

  大部分的研究都指出,那些容易被欺负的孩子有一个最大的共性就是“自尊心”很低,是同学眼中的“软柿子”。受欺负的时候不愿意主动求助,事后还不愿意与人分享。

  “软柿子”们后面往往有这样两种类型的家长:

  大包大揽型父母

  这类型家长出于对孩子满腔的爱和尽可能的保护,今天帮孩子抢喜欢的玩具,明天替孩子抵挡一次来自同伴的肢体冲突,后天又要冲到对方家长面前要好好算笔账。

  这种家长无时无刻像棵大树一样挡在孩子面前,孩子如何学会自己处理事情?

  严苛霸权型父母

  这类型家长强势,控制欲强,对孩子十分严苛:要求孩子必须怎样,不跟孩子商量;做错一点小事,就不断地指责孩子……

  时间一久,孩子对任何事都不敢自己决定。

  这两种类型家长,轻而易举地帮孩子建立了清晰又坚定的“我不行”、“我不能独立处理问题”的自我认知。

  这样教育下的孩子,当ta在一个人面临威胁时,对方还没有出手,就已认怂。

  如何避免孩子成为“软柿子”?

  一言以蔽之:从幼儿园开始,就让孩子尽可能先自己处理问题,包括肢体冲突。

  斯坦福心理学教授班杜拉认为,人在遇到挫折时选择放弃还是坚持,源于相信自己拥有可依靠,能帮助自己走出困境的能力。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并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例如:

  当孩子取得好成绩,不要简单夸ta聪明,而是肯定孩子努力复习或练习的过程,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成功源于自己有能力学习;多发现孩子的优势,为孩子的错误找出解决方案,让孩子知道自己有修正错误的能力等等;

  孩子间正常的冲突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怎么区分冲突戳:请务必告诉孩子,如果有人欺负你,你一定要。)

  若孩子真的被人欺负,例如被打,我不鼓励孩子马上打回去,以暴制暴,更容易暴力升级。

  美国儿童心理专家Michael Borba建议,在被欺负时,孩子脸上怎样的表情比孩子说的是什么更重要。如果很生气,就要有生气的表情,让对方感受到;当觉得被欺负了,就要显示勇敢的表情。

  再根据不同情况,说不同的话语:

  “不要!不行!不可以!”(最早期的简单话语);

  “这是我的玩具!”(遇到抢玩具);

  “打人是不对的”、“拿开你的手”(被打的情况);

  学会自保和表达自我意愿其实比打回去更重要。当孩子可以自己用坚定的态度明确地说出,“你不要推我!”,大多数情况对方孩子是不会有进一步作为的,在这个情境下被打的孩子不再是弱者。

  这样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孩子会明白,任何时候,我都可以有理有节地捍卫自己的权力。

  孩子被欺负后,心里一定会有情绪,鼓励孩子说出来,帮助他们发泄委屈。在情绪发泄后,再和孩子一起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

  “乐乐今天抢你的玩具时,你有没有和他说你不喜欢他这样啊?”;

  “如果你和乐乐说了你不喜欢后,他还继续这样,你会怎么办呢?”;

  “乐乐可能很喜欢你的玩具,不如你给他点建议,让他把他的玩具给你换?”

  让孩子在这种不断经历和总结中积累经验,获得“独立处理冲突”的自信。在聊天过程中再给孩子传递这样的信息——不管怎样,家里永远有一个暖暖的拥抱等着你。

  有了如此的接纳与鼓励,孩子才会不惧挫折,不断迸发出勇敢尝试的新力量。从陶崇园、杨宝德和之前的江歌,这些孩子的善良未被善待。我们须教会孩子善良中要带点锋芒。

  现在能做的,即教会孩子面对冲突时:积极面对,有理有节,不惹事但绝对不怕事!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