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

新浪四川>雅安 >正文

山水间的大熊猫家园 ——探访大熊猫国家公园石棉片区建设

2023年07月26日 17:48 新浪四川城事 

  2021年10月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向全世界宣布正式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

  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实践。

  石棉县作为中国首个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全球首只易地放归大熊猫“泸欣”在这里成功放归,已成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的重点县。

  青山为底,江河为脉。近年来,石棉县立足县情,以大干快上的状态全力推进科研保护、教育示范、生态旅游、入口社区示范等工作,高标准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石棉片区建设,做好熊猫文章、打响熊猫品牌,擦亮“大熊猫放归先行地、小种群复壮示范区”名片,为雅安打造出色出彩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第一市添砖加瓦。

  坚持保护优先 

  扛起监测研究责任

  石棉县南部,毗邻孟获城景区,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山绵延,地处小相岭山系,这里是小相岭大熊猫小种群的核心分布区和关键走廊带。

  自2018年底,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整体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成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石棉县管护总站以来,管护总站依托当地生态优势有序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保护以大熊猫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宝”生活家园。

  据石棉县大熊猫小种群保护与复壮研究开放实验室工作人员朱玉东介绍,小相岭山系大熊猫种群属于孤立小种群,存在着遗传多样性低、缺乏基因交流、栖息地破碎化严重等问题。

  为了给大熊猫提供更高层次的保障,将大熊猫栖息地变成生态乐园,关于大熊猫保护的行动正在铺开。

  在拖乌山廊道上,栖息地恢复了往日的生机。2022年,保护区启动拖乌山廊道大熊猫栖息地恢复项目以来,现已经完成1000亩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改造工作,正在监测评估栖息地恢复成效。

  “保护区被雅西高速分开,我们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有两个大熊猫小种群(公益海小种群、石灰窑小种群)还存在交流,为了进一步壮大种群,我们实施了栖息地修复项目。”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副局长代勤龙说,这一项目的实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该区域的生态完整性,有利于促进小相岭大熊猫种群的内部交流,从种群内部降低灭绝风险。

  在大熊猫小种群保护与复壮研究开放实验室内,细菌方向、病毒方向、微生物方向和植物方向人才在此汇集。

  实验室成立于2018年,是为科学探索大熊猫小种群保护与复壮之路而建,正式挂牌以来,利用实验室对历年搜集的大熊猫粪便进行微卫星分型鉴定,已成功鉴定出33只大熊猫个体,建立了石棉县大熊猫DNA数据库。实验室成为全省保护区中首个以大熊猫保护为目的建立的科研基地。

  无独有偶。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石棉县还组建了全国首支大熊猫专职监测队,并投入资金4500余万元,建成四川小相岭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孟获城大熊猫放归适应场等项目,成功野化放归人工繁育大熊猫4只;在强化科学研究方面,依托中科院、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四川大熊猫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技术力量,在全国率先启动放归大熊猫及其伴生动物病毒数据资源库构建项目,在全省率先建立大熊猫小种群保护与复壮开放实验室……

  春去秋来,成绩蔚然。石棉县走出了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新路子。

  坚持修复生态

  守护绿水青山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矿命名的县,石棉县的建县历史中,川矿50多年的历史是一段重要的时间节点。可以说,有了“石棉矿”,才有了石棉县。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在进入21世纪后,川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关停近20年后,由于矿区巨大的尾矿库、高耸的边坡、大量厂房等建(构)筑物占用和浪费土地资源,极易引发次生地质灾害、造成环境污染等系列问题,急需“重披绿装”。

  通过矿山实地调查、卫星图斑核查,石棉区域内历史遗留废弃石棉矿有19处。

  大熊猫国家公园成立后,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区内历史遗留矿山的生态修复工作,成为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于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雅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应运而生。2022年6月,该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级示范工程”,获得中央财政3亿元资金支持。

  关于修复生态的行动开始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石棉片区包含大渡河流域(石棉段)四川省石棉矿矿山生态修复和南桠河流域新康石棉矿矿山生态修复两个子项目,项目总面积245.22公顷。

  “此次生态修复涉及的三个片区,主要进行地质灾害生态综合整治修复、水土环境综合治理、土地损毁综合治理、植被恢复,预计2024年8月完工。”石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李天虎说。

  走进位于石棉县回隆镇叶坪村的南桠河流域新康石棉矿矿山生态修复点,刚种植不久的22000棵蓝花楹和楠木正迎风生长。远远望去,青翠的绿融合在深沉的绿意中,充满生机。

  “绿植的存活率在90%以上,过几年,这块废弃矿地将被覆盖上郁郁葱葱的绿植,十分漂亮。”该项目负责人王凯介绍,生态修复点主要采用乔灌混种的方式,以蓝花楹和楠木按1:1的比例呈带状排列,通过种植树木和种草的方式,让昔日“老伤疤”变成“新风景”。

  “等到整个项目实施完成后,我们还将以‘生态修复+’为主题,在保证生态修复及地质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矿山生态修复成果的科普教育价值,打造集生态环境保护警示教育、石棉矿开发及治理修复历史文化体验与三线建设文化活化利用于一体的自然资源科普教育点。”李天虎说,项目还能与大熊猫国家公园科考研学旅游线路形成有机衔接,积极融入“大熊猫+”产业体系,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坚持文旅融合

  用好“大熊猫”品牌

  盛夏,孟获城景区入口处,一排排彝家新居错落有致,游客来来往往,享受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体验一场充满高原风情的旅行。景区内,一栋造型别致的建筑物前,一块写有“石棉大熊猫科普公园”几个字的石头十分醒目,门口的两只大熊猫雕塑憨态可掬,走进室内,里面设置了会议中心、自然教育基地、科普馆等业态,打造了7间熊猫雅宿。这些都来自该县正在打造的石棉栗子坪“大熊猫放归”社区。

  近年来,石棉县充分发挥“中国大熊猫放归之乡”品牌优势,运用好大熊猫这一核心品牌,整合优质文旅资源,在吃、住、行、游、购、娱等领域,大力发展世界级的大熊猫文化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多元化消费需求。

  石棉县不仅投入资金3700余万元,建成孟获新村农房94套,还与四川能投集团签订租赁协议,发展民宿和餐饮等旅游项目。依托熊猫文化、三国文化、彝族文化等资源,通过植入系列文化符号和文化元素、举办特色会节等方式,将文化基因注入旅游产业,凸显“1+1>2”的产业叠加效应,促进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自孟获城景区对外运营以来,共接待游客45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00余万元,带动当地群众就业150余人,人均增收1600余元,成功入选“四川省第二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

  今年4月28日,结合王岗坪景区恢复开放暨雅安市休闲避暑主题推介活动,开通成都至雅安熊猫旅游专列,更加丰富了石棉以熊猫为主题的旅游内容。

  未来,石棉县还将继续以栗子坪、孟获城为龙头,加大孟获城景区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依托大熊猫国家公园资源要素、孟获城大熊猫野化放归科研基地和大熊猫科普公园,将研学活动与孟获城入口社区的打造相结合,完善旅游产品,用好大熊猫这张名片。( 吴丹 石棉县委宣传部供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