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工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在即,五年回眸,四川工会工作亮点频频,各级工会组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改革创新,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努力奋斗。

  五年回眸,从传统职能到改革创新,从依法维权到困难帮扶,从互联网+职工服务到脱贫攻坚。。。。。。桩桩件件,不断提升着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川工会这五年,砥砺前行。四川工会连续刊出《四川工会这五年》专题报道,深入职能部门,探究职责担当,谱写四川工运新篇章。

  五年创新维权为职工撑起保护伞

  走进省总工会职工法律援助中心,迎面是满墙的锦旗,每面锦旗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值班律师指着一面写着“勤政爱民”的锦旗告诉记者,这个故事的主角叫唐尤连。几年前,他在河北邢台某装饰城建筑工地作业时,不慎从高处坠落,导致颈部脊髓损伤,高位截瘫。事后,双方就工伤赔偿多次协商无果。

  无奈之下,唐尤连的家人只得向家乡工会——南充市仪陇县总工会打电话求助。接到电话后,四川省总工会、南充市总工会立即介入调查。经查实,唐尤连务工的工地位于河北邢台境内,施工单位却是江苏省某集团公司。在四川、河北、江苏三省的省市县(区)工会共同努力下,唐尤连与施工单位及包工头达成协议赔偿103万元。拿到赔偿款时,唐尤连热泪盈眶:“没想到在千里之外受伤,还有人帮我,是工会点燃了我生活的希望!”

  像唐尤连这样成功维权的案件,四川工会每年都会办结成百上千件。这些案件都能做到案结事了,得益于近年来省总工会创新维权机制所产生的“互联互动”作用。据省总工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10月至2018年2月,全省各级工会单独或牵头办理维权案件11827件,涉及农民工107739人,解决拖欠工资、工伤工亡、社保、经济补偿等金额16.5亿余元。

  维权服务,向基层工会延伸

  近年来,全省各级工会以劳动关系预防预警、劳动关系纠纷调处、劳动关系矛盾化解为切入点,力推基层工会“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将工会职工维权工作延伸到了社区,定期排查梳理调处各类劳动关系矛盾纠纷。

  遂宁市总工会将船山区的6个街道和物流港按照社区行政区划大致划分为34个工会网格,大的社区基本上是一个社区作为一个网格,小的社区2—3个作为一个网格;将市直的经开区、河东新区,按照大社区、或者会员职工相对分散的街道、乡处办划分为39个工会网格。每个网格均配备1名专职工会网格负责人,服务于社区居民和职工。

  从去年开始,船山区介福路街道嘉禾桥社区工联会率先在全省创新开展基层工会“网格化”服务会员职工新模式,着力解决服务职工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嘉禾桥社区网格负责人邱桔介绍说,每天她会安排时间走街串巷,走进工地,深入企业,一边宣传工会法律法规,一边了解民情,做到上通下达。

  此外,成都、绵阳、攀枝花等地建设“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基本保证职工群众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能在一小时内找到工会法律援助工作机构或工作人员,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联动维权,为职工撑起“保护伞”

  近年来,我省工会注重整合资源,逐步实现工会资源与司法和社会资源融合,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制度保障”的维权格局,形成了“部门联动、上下齐动、省(城)际互动、线上线下联动”的维权协调联动机制,取得显著成绩。

  部门联动。首先成立了由省人社厅分管副厅长任组长,人社、总工会、建设、司法、安监、公安等部门有关负责人为成员的省职工维权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重大典型和跨区域农民工维权案件的办理。2016年起,省总工会联合省人社厅、省司法厅在全省各市(州)人社、司法、总工会所对应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派驻法律援助工作站,为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经济困难人群提供更加便捷的法律援助申请渠道。同时免费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涉及农民工和困难群体对劳动报酬、工伤损害赔偿等方面的法律援助实行一站受理。不断完善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和法律援助制度。

  上下齐动。全省各级工会层层法律援助工作站(维权帮扶中心),聘请千名律师,形成省、市、县和县、乡、村工会法律援助维权网络体系。在县级以上地方工会职工法律援助机构组建率100%的基础上,各地进一步采取措施规范工会法律援助服务站点建设:达州、泸州等地开展县(区)、乡镇(街道)法律援助维权工作站标准化建设示范点创建活动;攀枝花市推行工会法律援助中心标准化建设。

  省(城)际互动。已与24个省(区、市)、133个市(州)和162个县(市、区)建立省(城)际农民工联动维权机制,覆盖出川农民工800多万人,5年来处理省内外跨区域联动维权案件 860件,追讨工资及工伤赔偿金3.16亿多元。为使省外川籍务工人员得到及时、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自2015年起,四川省总工会先后在劳动争议多发、川籍务工人员集中的京津冀(北京)、珠三角(广东广州)、长三角(浙江杭州)及当地工会维权力量相对薄弱的西北部(新疆乌鲁木齐)等地依托当地的公益机构或热心公益的律所合作建立了四川省总工会驻外法律援助联络站。

  创新普法,引导职工依法维权

  近年来,四川工会普法工作成效显著,位居全国前列。

  2016年省总工会、成都市总工会被表彰为“全国‘六五’法治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德阳市总工会被省委、省政府表扬为“2011—2015年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

  如今,全省各地工会大力探索普法宣传新形式,引导职工(农民工)学法、用法、依法。泸州市总工会指派律师深入基层开展面对面“订单式”普法,“供需对路”,深受职工群众欢迎。成都市总工会安排专业普法团队深入到中铁、成都建工等单位在建工地,开展“农民工法制夜校”菜单式普法教育;攀枝花市总工会联合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全市开展“劳动法律法规巡回大讲堂”“流动仲裁庭”,将法治宣传课堂和仲裁庭开到企业、园区、工地、社区,通过专题讲授与庭审观摩结合,以案学法、以案释法。

  此外,全省各级工会利用“互联网+工会+普惠”新平台,按照法律援助、在线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模块实行分类管理,为职工提供全方位的维权“一站式”服务体系,打造普法网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多级联动的新媒体普法矩阵,各级工会利用微博、微信、APP在春节返乡、节后返工等重要节点,通过即时网络互动、抢红包等形式激励职工学法用法。广元、遂宁等地工会组织拍摄微电影、普法情景剧等,将主动依法科学维护职工权益的事例搬上了荧屏、互联网,在潜移默化中传播法治理念,实现了“指尖上的微普法”,扩大和提升了职工群众的覆盖面及参与度。

  下一步,全省各级工会要凝聚每一位工会干部的智慧和力量,采取创新举措,与职工鼓与呼,进一步叫响四川工会维权品牌。(来源:四川省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