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卷尺量腰围,钢板为材料做“背带裙”和西服“领结”,经过精确测量和估算后,他将刚做好的“背带裙”穿戴在“模特”身上,随即在“模特”身上直接焊接“背带”。蓝色焊花蹁跹飞舞,熟练地操作手中的焊枪,伴随着弧光映照,迅速为“模特”“量身裁衣”。这个镜头于2015年在央视《中国大能手——强焊之战》节目中播出。

  在四川厂五车间里,类似于这样的动作重复一遍又一遍,日日夜夜。在他的数十年职业生涯中,这样的动作重复一日又一日,年年月月。他是梁飞。

  梁飞——全国优秀焊工、全国技术能手、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是四川厂职工技能培训中心主任,四川厂五车间工段长,也是梁飞职工创新工作室带头人。

  专注,永往直前

  随着公司业务的拓展,制造厂管理的完善,技能培训鉴定中心由过去单一青年焊工锻炼、培训和考核中心,逐渐演变成了肩负焊材检测、工艺创新、技术创效等方面职责的综合工作组。为了更好的履行职责,2014年年底,重庆厂以带动车间技术创新、技能提高、降本创效、精益管理理念为目的,成立梁飞创新工作室。

  梁飞带头攻克工艺难关,提高技艺,培养人才,引用行业标准,量化管控,开展研究,从而完成精研技术、创新管理、培养人才、量化管控的任务。

  时间回到2006年10月,公司承建香港九龙联合广场,但在厚板焊接H100X100上屡次出现返工问题,梁飞带头攻克厚板返工工艺,首战告捷。2009年8月,梁飞带头开展140mm厚板埋弧焊对接工艺,破坏性检验一次成功。两个工艺对焊接行业中高强度、超厚板焊接技术的研究及对国内建筑钢结构行业的良性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慢行系统成为当前城市发展建设的焦点。在承接厦门自行车道构件制作时,面对首次桥梁制作经验缺乏的窘境,梁飞率领团队去兄弟制造厂学习经验,归来后便带头进行胎架布设、原材料放样、对设备使用自主创新、对图纸细节一丝不苟,团队成员群策群力,想点子、提建议,俨然成为车间桥梁生产的“困难终结者”。通过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提前将首根构件送入油漆车间,圆满完成生产任务,为桥梁制作积累宝贵经验,也为桥梁业务的承接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焊接工艺不断的变化,焊接技术从氧乙炔火焊、手工电弧焊、氩弧焊、CO2气体保护焊(半自动)和埋弧焊(全自动)的转变,不变的是焊枪始终不离手。正如梁飞所说的那样:“我这辈子只干焊接这一件事,那就一定要做到专业、敬业、职业。”

  智造,永无止境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焊接质量是钢结构的重中之重,工作室团队成立之初,梁飞围绕“智·造创新”开展技术攻关,对车间焊接工艺进行改良、对设备提出改进意见。

  那是梁飞从项目转战车间的第一年。回到车间的梁飞仍旧拿起焊枪,投入到繁忙的生产中。

  在焊接过程中,飞溅、变形、裂纹等质量问题一直是困扰焊工的难题。2010年,梁飞结合多年的实操中以及从焊接理论知识和焊接工艺学习,接连攻克系列焊接缺陷的难题:采用管排式火焰加热,解决了箱梁焊接电加热预热难的问题;提出“控制好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丝伸出长度和焊枪角度”的方法,有效控制焊接飞溅;采用小电流分段对称焊接工艺,有效的避免了焊接变形,大大提升构件一次性验收合格率。

  面对各种超长焊缝难,外观成型不均匀的情况,梁飞提出充分利用厂里废旧设备,进行技术改进,组装成自动焊接机头,通过焊接获得成功,为厂里设备安装节约了场地空间,提高了生产效益,保证了焊接质量,为生产抢得宝贵时间。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内,梁飞带领团队相继攻克重庆T3航站楼80mmQ420B-Z35钢板与35mmQ345B圆管穿越接头焊接层状撕裂等难题、研究出西安迈科商业中心项目多角度多牛腿汇交箱型柱构件制作中的交汇节点最佳焊接顺序。

  2015年,中建钢构西部大区承建西部国际博览城项目,工期十分紧急,但在大直径厚壁圆管柱焊接中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生产履约的需求。工作室成员经过数十次模拟操作,优化焊接工艺,成功的将小车埋弧焊工艺应用到圆管的环缝和纵缝焊接中,焊缝外观和焊缝质量得到各方一致认可,共同演绎“西部速度”。

  他还发明了一种可旋转式支撑胎架结构及其可旋转式支撑胎架,并取得专利;提出了T型构件组合加工法等构件加工方法,为提升焊接质量,提高工序效率提供了大力的支撑。

  一次次改良优化,一项项发明创造,他不断为为车间的创新、为项目的履约做出卓越贡献。

  传承,永不落幕

  二十多年前,梁飞还是一名年轻工人的时候,这个不善言辞的汉子埋头苦干,逐渐成长为公司乃至行业的榜样。然而理论知识的缺乏、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限制了梁飞的发展,后来通过自学逐渐弥补了这方面的缺失。梁飞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本着向建设一支业务精、能力强、拉得出、顶得上的一流学习型班组的目标,他着眼开展各类培训,积极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对好学者不遗余力倾囊相授,团队建设效果显著,涌现出多名能工巧匠。其中,马玉航、李涛、吴久洪等人员持续进步,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水平的同时还不忘学习焊接理论知识,从一名普通焊工成为车间里的优秀技术骨干,马玉航、李涛分别荣获了“焊接达人秀”、个人二氧化碳气保焊一等奖、公司“钢构达人秀”个人二氧化碳气保焊三等奖,并同时被公司授予“焊接达人”荣誉称号。

  他将创新工作室打造成发挥职工活力和创新力的沃土,将一批批爱钻研,肯吃苦,勇奉献的人才培养成企业升级升级、跨越发展中的技术基石。截止目前,他累计为公司及行业培养输送优秀焊接人才600余名,各项技术成果的成功应用,也为公司提质增效奏响强音。

  尊严,永不褪色

  梁飞回忆道:“最辛苦的是2004年冬天在北京世贸工地,为了赶抢工期,我带领6个焊工白天连续焊接10个小时,还要等到凌晨1点后进行卸车。”北方的冬夜寒风刺骨,但梁飞为了节省时间却动员大家留在工地,为了保暖,他们6人挤在一起利用工具箱里的彩条布裹在身上取暖,背靠背休息等待,别的工友看到了,笑他怕领导才这么拼,他回答,“做事要投入,我不应付,不推脱,不为任何人,我只是为了我的职业尊严”。

  2009年在江苏省百万农民工焊接职业竞赛获泰州市第一名,2009年获泰州市五一劳动奖章、五一创新能手,2009年获第九届全国优秀焊工,2011年获第十届全国优秀焊工,2011年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12年度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奖,2015年梁飞“技能大师工作室”经成都市政府授牌成立。2015年,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四川厂车间内与梁飞亲切交谈,并对梁飞身上所体现的“工匠精神”给予高度评价;2017年以梁飞为带头人的五车间焊接班组荣获四川省“工人先锋号”。一项项荣誉加身,是对他最大的肯定。激情过后是坚持,鹰击长空后,仍如老黄牛埋头拉车,车间飞舞的弧光,还有那深夜中笔尖的沙沙声。。。。。。他仍在不断前行,以苦干巧干与实干,在钢构的发展之路上不断实现自身价值,为自身尊严而战,为企业尊严而战。

  这种尊严正在焊花弧光中隐约闪现,从扎实美观的焊缝中散发出阵阵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