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建?

  大型公园可容10万人应急避难

  不止浣花溪公园,成都的人民公园、塔子山公园、大源中央公园等都是应急避难场所。

  在塔子山公园,锦江区汇源北路居民周倩告诉记者:“我经常来公园跑步,看到很多应急指示牌,现在具体位置都记到了。”

  浣花溪公园应急供电指示牌

  如此多的避难场所为什么建在公园里?成都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规范要求,成都市将应急避难场所分为一、二、三、四类,多建于公园、绿地、体育场馆、广场、学校等地。公园内多为低矮建筑,场地空旷,遭遇自然灾害时相对安全,容纳避难人数也较多。以浣花溪公园为例,占地400余亩,紧急情况可容纳10万人避难。

  同时,成都市的公园多分布于市民居住区域,便于市民快速疏散。“在公园里建设应急避难场所,还考虑到协调和美观问题。”该负责人说,应急避难场所和公园景观风格要协调、不突兀,比如有些公园,应急指示牌和公园里的道路指示牌的风格是一致的,只是颜色有所区别,这也是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融入到公园城市建设中。

  浣花溪公园应急水井指示牌      

  “这同时也是一种宣传。”该负责人说,成都的公园分布多,离居民区近,“在非灾时,市民经常到公园游玩,人流量大,将应急避难场所建在公园里,可让市民在无形中接受防灾减灾科普教育。”

  咋提升?

  将新建23个一类应急避难场所

  成都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应急避难场所是防灾减灾“防抗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践行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体现。目前,成都市应急避难场所总面积2000余万平方米,建成区人均达到1.6平方米。

  浣花溪公园应急避难场所指挥室

  该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各种原因,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和建设一直缺乏系统规范化指引。为了规范应急避难场所管理,成都市出台了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办法。该办法从规划与建设、日常维护与管理、场所启用与结束、监督和检查等方面对全市应急避难场所管理进行规范,明确了各区(市)县政府及市级相关部门职责分工;此外还出台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相关准则,以此规范成都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设计、建设及改造,并指导各级避难场所建设分级评价。

  “十四五”时期,成都规划建设23个一类应急避难场所和一批简易应急避难场所,实现人均应急避难场所面积不低于2平方米。“目前,23个一类应急避难场所选址基本完成。”该负责人说,到2025年,成都市的23个区(市)县都将新建成一个一类应急避难场所。下一步,成都市将提升已建成的应急避难场所效能,不断提升城市韧性,筑牢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