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城市示范区在金融领域的探索已经明确方向。
日前,《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发布,其中提到,“要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推动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增强对实体经济和‘一带一路’金融服务功能”。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去年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共建西部金融中心上升为国家战略。同年,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管局、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提出建设“立足西部、面向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西部金融中心”。
站在公园城市示范区来看,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又将迎来哪些机遇?日前,成都市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接受红星新闻专访,透露了成都金融业的新机遇。
服务实体经济
从价值取向看,示范区建设承载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向往,《方案》提出的“三高”目标、“三示范”定位,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金融角度讲,就是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因此,《方案》进一步明确,要以“金融服务”为重点开展“宜业环境优化行动”,发展绿色金融、科创金融、普惠金融,设立市场化征信机构,为创新信用融资产品和服务创造有利条件。
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成都市全力推进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2021年,全市新增社会融资规模840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2271.56亿元,同比增长6.1%,占GDP比重11.4%。第31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显示,成都金融全球综合竞争力排名全球第37位。
具体而言,成都紧密结合产业企业生产经营周期,合理确定融资期限,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加快提升金融供给结构与产业需求结构的适配度,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民营及中小微企业、科创、绿色、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不难发现,成都正在探索符合自身资源禀赋、区域特色和产业特点的现代金融协调发展之路,在农村金融、科创金融等特色金融细分领域已形成显著比较优势:全国首个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圆满收官,“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入选全国推广的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经验之一,“科创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受国务院通报表扬,数字人民币试点呈现了一批层次多样、类型丰富的特色应用场景。
▲中国-欧洲中心 资料图
以普惠为导向,在全国率先建立跨区域全覆盖的新发展理念是建好示范区最鲜明的城市品格,而为民惠民是示范区建设的根本宗旨。以普惠为导向,成都建立跨区域全覆盖的“蓉易贷”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设立融资服务中心634个,短短一年,信贷规模就达332.49亿元,为2.78万户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5.59万笔,贷款平均利率4.18%,低于全市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50BP。为发挥普惠金融辐射带动作用,成都持续推进金融同城化,金融服务顾问团覆盖成都都市圈,天府通在成德眉资四市已实现公共交通支付互联互通。
在科创金融方面,成都聚焦“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培育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升创新型企业服务能力。截至目前,成都科创板上市、过会企业达16家,位居全国城市第六;注册在成都的私募基金机构近400家,投出项目近4成服务本土;天府国际基金小镇已集聚私募管理机构483家,连续4年入围投中信息年度基金小镇排行榜。2021中国“双创”金融指数显示,成都排名全国第六,中西部第一。
此外,成都始终着力健全绿色低碳发展经济体系,尤其是绿色金融方面,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成都)中心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成交量居全国第4。
成都还将以构建安全稳定、集聚发展的金融生态为重点,着力营造安全、开放、创新、包容的金融营商环境,对标接轨国际金融中心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全面提升西部金融中心软实力。
▲重庆
共建西部金融中心
“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推动共建西部金融中心”,也被写入了此次《方案》。“十四五”期间,成都金融业的工作重心正是推动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
成渝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和战略纵深所在。要打造中国经济“第四极”,亟需配套区域“金融增长极”,集聚配置各类金融要素,从而推动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按照《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六体系一基础”的政策框架,成都将清单式项目化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重点实施“三大金融赋能工程”,推动金融资源配置和风险管控能力的高能级提升。
相较沿海发达地区,成都的法人金融机构实力与城市经济能级不相匹配。下一步,成都将实施金融机构集聚工程,支持法人金融机构做大做强,争取一批金融牌照获批,吸引设立一批金融科技、资产管理、清算结算等功能性总部,争取外资金融机构来蓉设立法人总部或分支机构,争取国际金融组织来蓉设立代表处,为城市内生增长提供金融动力。
示范区建设开启了成都深化中国现代化城市发展道路的全新探索,为助力实现“三区”的城市发展定位,成都将实施特色金融先行工程,围绕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打造“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大力推动绿色金融、科创金融、普惠金融、消费金融、乡村振兴金融等特色金融改革创新,争取一批战略性、先导性、引领性国家级改革事项授权,培育具有影响力特色金融板块,提升西部金融中心的显示度和影响力。
▲成都金融城天府双塔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需要一个“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成都将实施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工程,从间接融资角度,强化政银企对接机制,促进金融资源精准流向示范区建设的关键领域。从直接融资角度,推动上市公司提质增效,深化“交子之星”经济证券化倍增行动计划,推动沪深交易所西部基地、新三板西南基地提档升级,打造西部资本市场综合服务中心。此外,成都还将始终以底线思维统筹发展与安全,稳妥有序做好金融风险处置化解工作,推动“天府金融风险监测大脑”持续升级,提升全域风险监测、预警数字化水平,为示范区建设营造安全有序金融环境。
当前,重庆、成都已建立了共建西部金融中心交流合作机制。2021年12月17日,在成渝两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见证下,两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签署协议,建立了沟通互访常态机制和协调合作机制,在编制贯彻落实《规划》若干文件过程中,双方始终保持了进度同步、内容共享。
金融新场景
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赋予了成都发展现代金融新的使命和任务,也将创造一批更新的金融场景。要落实“三新一高”要求,就要大力推动金融产业建圈强链,加快绿色金融转型变革、科创金融赋能变革和普惠金融模式变革。
下一步,成都将申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科创金融改革和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等国家级试验区,争取成为中欧绿色金融标准认定及应用试点城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争创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示范区,探索升级现有知识产权交易场所,形成全周期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链条,切实把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聚焦数字金融治理,推动普惠金融向数字普惠转型升级,尤其在数字人民币方面,完善数字人民币应用生态体系,构建乡村惠农、智慧民生、政府服务等全场景的数字人民币应用空间。
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