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兴隆湖畔,你会不会想到,同样的时空下,极具科技感、未来感的场景正在上演?
液冷计算节点在暗室之中反射出金属的光辉,因液体沸腾带来的“气泡”不断跃动——这是成都超算中心的浸没式相变液冷技术,对比同等算力规模、采用风冷技术的超算中心,这里每年可节电5000万度,节省电量可供成都市1.7万个家庭全年使用。
2018年前,这里尚是一个小土坡。如今,这里是城市新地标、新未来——目前,成都超算中心最高运算速度达到10亿亿次/秒,跻身全球超算前十,已为35个城市560余家用户提供超算服务。
绿道蜿蜒、湖光滟潋,一同成长的还有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2021年12月,与成都超算中心比邻的天府永兴实验室揭牌成立,聚焦解决碳中和领域关键技术难题。生产、生活、生态在这里统筹布局: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这是绿色成都的一个注脚。
2022年伊始,成都踏上了新的进击之路: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相继印发,支持成都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和超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新的定位之一,正是城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示范区。
一座绿色低碳的城市,正在从生态、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发生转变。
“绿色发展:从颜值到价值”
“除了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其实成都还肩负了一个‘隐藏任务’:治理大城市病,促进大城市健康发展的先行示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是成都的“常客”。在他看来,《总体方案》有一句话很关键:着力健全现代治理体系、增强公园城市治理效能,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相结合。
过去五年辛苦耕耘,成都迈入新征程:公园城市从“首提地”到“示范区”,从迈入“双城”时代到驶进“双碳”时代,从跻身常住人口超2000万的超大城市到攀上GDP总量近2万亿元高峰……
成长带来收获也带来“烦恼”。在李晓江看来,“大城市病”在中国普遍存在,比如空气污染、交通拥堵、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缺、房价飞涨等问题,都是城市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造成的。
面对高质量发展时代考题,成都紧锣密鼓地探寻下一步发展,寻求适合自身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即绿色低碳转型。
2021年岁末,成都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成都市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优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定》,提出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优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走出一条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在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政策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葛察忠看来,城市的生态与人文价值,不仅是其本身的价值,还有其提升带来的城市宜居、人才吸引、产业发展、创新集聚等多方面的价值,“通过绿色生态建设,营造绿色宜居的生活环境和山水相宜的城市风貌,既可以保障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健全,还有助于挖掘城市内涵,外显城市底蕴,可以促进城市整体价值的提升。”
如今,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已从颜值走向价值。这里的价值,不仅是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更是城市内涵发展的长远价值、人民幸福生活的人文价值。
今年年初,成都环城生态公园实现全线闭合,这一世界级工程串联起了133平方公里生态公园、20平方公里生态水系、24平方公里城市森林、100平方公里生态景观农业区。目前,成都已建成各类公园1300多个,累计建成各级绿道5000多公里,森林总面积8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0.3%,年碳汇量达205万吨,生态价值逐步转换为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城园相融的空间布局也正在构建。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将着力推动城市内涵发展、区域差异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做优做强中心城区、城市新区和郊区新城,优化城镇功能布局,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功能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