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处置一件事

  智慧蓉城如何落到实处?

“十四五”时期,智慧蓉城运行中心和智慧蓉城运行管理平台建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线上线下相互支撑”的工作落实体系和“感知发现、决策指挥、反应处置、终端反馈”的闭环管理体系形成,实现城市运行态势实时感知、风险隐患智能研判、突发事件协同处置。

——《规划》摘录

  过去,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技术至上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造成了数据“烟囱”和数据“孤岛”。这使得“智慧”场景长期散落在不同场景、不同业态,处于碎片化状态,缺乏整体关联。

  智慧蓉城的建设如何更智慧地“高效处置一件事”?智慧蓉城研究院负责人蒋翔宇认为,数据是城市数字化转型沉淀下来的重要资产,是实现超大城市敏捷科学治理的核心动力。智慧蓉城建设应重视数字底座建设和数据赋能作用,一是要重点打造物联感知平台、数据资源体系、城市一张图、AI算法中心、政务区块链平台等数字底座平台;二是在智慧蓉城应用场景项目建设过程中,要以“高效处置一件事”为导向,提高数据采集实时性、推动数据跨部门高效流动、强化政企数据融合分析,打造一批实战管用的数据驱动型多跨场景。

  郭念东分析,智慧蓉城的建设不是新型基础设施的堆积。从城市管理者视角来看,《规划》重点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感知体系和“城市数据大脑”,通过建设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全面、实时、动态地感知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车流、人流、能源流、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治安事件等的运行状态;通过构建智慧蓉城运行中心三级体系,建立起事件感知、监测预警、智能研判、动态调度、敏捷指挥、处置反馈的闭环,促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实现“一云汇数据、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一体防风险”。

  ▲成都市液化石油气钢瓶智慧监管服务平台

  在电子科技大学国家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数字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张会平看来,人们在城市生活、学习、工作、旅游,通过具体的场景体验城市治理的水平,场景联结着城市治理者和生活在城市的人们。“《规划》提出智慧蓉城建设坚持场景先行,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三大领域营造应用场景,塑造城市治理新形象。”张会平进一步分析,通过营造一个个方便、快捷、高效的智慧化场景能够将成都建设得更加美好,将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到实处。

  城市居民视角

  数字背后彰显怎样的理念?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充分调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力量参与智慧蓉城建设,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让智慧蓉城建设成果惠及全社会,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规划》摘录

  如果说,实现“一网统管”标志着智慧蓉城由“做了”向“做到”跃升,那么居民的感受则是衡量智慧蓉城是否“做好”的重要标尺。

  郭念东认为,从城市居民视角来看,《规划》强调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智慧蓉城建设的核心目标,实现公共服务“一网通享”,让每一个生活、工作在成都的普通市民办事服务能够 “一网通办”、 惠民惠企政策“一网直达”、社会诉求“一键回应”,出行、教育、医疗、养老、体育、文旅等能够获得优质普惠、公正可及的智慧化服务。

  ▲杉板桥路二环至中环段智慧综合杆

  “我们看到《规划》制定了更加细化的民生指标和任务,民生福祉类指标数量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腾讯云与智慧事业群总经理赵明君表示,该《规划》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建设宗旨和内涵,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让智慧蓉城建设成果惠及全社会,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个个数字背后彰显民生温度,智慧蓉城旨在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张会平也表示,《规划》提出的目标让住在成都、关注成都的人们充满了期待,大家都希望看到、感受到更加美好的成都。